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漢耀煉鋼廠
朱傳文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到了煉鋼的場景,當火紅的鋼水從馬丁爐中傾倒出來的時候,本就悶熱的空氣,再次襲來一道熱浪,逼的人不由微微閉眼。
“老曲,這首爐鋼質量如何?”朱傳文向著聚精會神盯著的曲正乾問道。
“東家,這日本人都把這爐子的參數寫的如此完備,我再煉不出來……”曲正乾意味深長的說道。
“沒想到,日本子將所有的生產日志給我,還有這樣的作用。”朱傳文哈哈一笑,隨即又問道,“工人的還算順手嗎?”
“東家,這事兒就得慢慢來了,從面粉廠抽調了一些年輕的工人擔任骨干,這架子算是搭起來,但是您看,這產量一時半會兒還是上不去,這20噸級別的煉鋼爐,現在每個步驟都得小心翼翼的。”曲正乾指著那些小心翼翼操作著的工人說道。
“恩,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做好工人的防護,和面粉廠一場,成立工人的自查隊,一個安全隱患都不能放過。”朱傳文再次強調了一下。
這工人自查隊便是漢耀的傳統了,面粉廠有,鐵器廠也有,每個工藝的操作步驟都被上了墻,工人們自己學習,時常有著糾察隨即來檢查,這樣做的目的,首先就是為了產品的合格,其次便是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了,算是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懂了,東家,這工人聯合會那邊我聯系喬洪國,讓他們盡早進駐。”曲正乾也是正色的說道,在他看來這還真是個好法子,相比于面粉廠的工作,這煉鋼廠的工作更加危險,也更加得這樣做。
“恩,還有這個工人的保護用品還是得置辦齊,這個事兒不怕花錢,一個熟練的工人,可比勞保花的那點銀子值錢多了。”朱傳文又是向著曲正乾提醒了一聲。
“知道了,東家。”曲正乾也是記下了朱傳文的話。
倆人看著這爐鋼水成型這才松了口氣。也開始了閑聊……
“東家,您還記得楚可求和毛光廷嗎?”
“記得啊,你以前的同僚嘛,我可是翹首以盼呢。”朱傳文說道。
“東家,我接到他們的電報,說是已經到了奉天,再有個兩三天就能趕到冰城了。”曲正乾略帶著興奮的說道。
“那可好,到了之后可以立馬帶人來見我。”朱傳文給曲正乾吃了顆定心丸。
“得咧,東家。”
看著鋼水在模具中冷卻,朱傳文從遠處走進了看。
“老曲,這是鐵軌?”
“是啊,東家,這每次可以鑄造單變鐵軌0.5公里,算是很不錯的了。”曲正乾說道。
那就是說這每次馬丁爐開爐,就可以鑄造500米的鐵軌,這個速度是喜人的。
“鐵器廠那邊的配件怎么樣?”朱傳文又問道。
這光有鐵軌還不成,還得有著鐵軌上的配件,將鐵軌安在枕木上頭固定住。
“這些鐵軌成型之后,會陸續搬運到最初我設計的那個加工車間,到時候周家兄弟會親自過來為鐵軌上配件。”曲正乾說道。
“老曲,這事兒給你記一功。這煤場到鐵礦廠通火車,你功不可沒。”朱傳文笑著說道。
這曲正乾的確是人才,現在的小青山煤場已經不能稱之為煤場了,原本的建好的居住區在不斷有著漢人過來的情況下,陸續變成了個聚集點,以煤場建設的房子為中心,開始不斷的向著周圍擴散,雖然都是些帳篷,但是里面聚集的人群,表明著這里的勃勃生機。
對于這些后來人,曲正乾和衛蘇商量過后,不打算驅趕,家里有著壯勞力的在礦上賣著力氣,在平整煤場到鐵礦廠鐵路的土地,在安裝這一段的枕木,一個個活被倆人安排的井井有條。
而這些趕來的漢人,所求不過有衣服穿,有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