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關東,我成了朱傳文
如今科爾沁草原上風頭最盛的地方是哪里?
漢人農戶眼中的天堂,蒙古人心里交易最便宜的地方——小青山。
淳樸的農戶就想找一個靠力氣,手藝吃飯的地方,現在找到了,朱傳文用了一年的時間,給這里通上了火車,解決了將近3千6百戶流浪漢人的工作問題,這就意味著有3千六百戶的家庭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而蒙古人則是眼饞這里低廉的市場管理費。
一個曾經破敗的牧場,因為礦產居然越發的風生水起,這就是工業革命的現狀……
將手頭味極鮮的事兒交給谷庵升和毛光廷處理,朱傳文帶上衛蘇、熊振、何吉搭乘著火車前往了小青山,這次隨行的保護人員帶的齊齊的,整整一個手槍小隊。
到了小青山,衛蘇三人各自忙去了,也只有臨近年關,新春的時候再回到冰城,闔家團圓……
小青山校場
“少當家,請您訓話!”林老八知道自打朱傳文到來,就知道這1月的剿匪就是避免不了,誰能想到1908年的開頭從龍江府開始呢。
“兄弟們,你們當中有著曾經的礦工,曾經的農戶,這草原上馬匪如何,你們比我清楚,我就問,這匪該不該剿?”朱傳文的臉上,不斷有著雪花飄落,但語氣是不容置疑。
“該剿!該剿!”
只不過怎么這該剿的語氣中帶著興奮呢?行了,軍心可用,朱傳文看著士氣如虹,朱家養的白白胖胖的兩個中隊,這就是這次打算率領的兩個剿匪中隊了,小青山現在可以說是有著將近4個半的中隊,林老八大隊堪稱是人數最多。
但是這小青山的產業也是夠分散,牛馬互市結束了,暫時不需要看護,但是育種場、鐵礦廠、煤場、小青山聚集區四塊地方都是需要人手維持著秩序,能動的也就只有這兩個中隊了。
有這600多人也是足夠了,龍江府和小青山這一帶的馬匪哪里有著這么大的規模。
“出發吧!”朱傳文朝著林老八一個招手,說道。
600余騎魚貫而出,各個披著白色的披風。
有道是:青山六百白衣出,龍江馬匪盡頷首。
“八叔,這草原上的馬頭琴師找好了吧。”朱傳文朝著林老八問道。
“少當家,找好了,只是不知道這些琴師您打算怎么用呢?”在朝一個馬匪據點趕赴的路上,林老八也是問道。
“《三國志》中說道:“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有空的時候,朱傳文也不忘來給自己充電,怎么說這《史書》是最有用的東西,也是最沒用的。
歷史的車輪滾滾,但也避免不了王朝的更迭。
這例子就像年輕的時候別人跟你說,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你覺得不知所云。而到老了,你兒子問你,如何做個有用的人,你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翻遍史書,鐵木真大字不識,能橫掃天下,而有些人,更是一本《三國》分天下。所以朱傳文對這次龍江府剿匪根據自己的理解,劃分了兩個戰略目標,其一是心戰,這事兒見效慢,但得做!其二便是狼戰。
這在打垮馬匪的路上,朱傳文可是打算把朱家保險在小青山的影響力,給繼續傳遞下去。
林老八收集的這一批馬頭琴師,可得好好的傳播一下朱家保險隊的威名,連帶著還得把反抗的精神帶給草原。
比如蒙古王公,比如俄國人和日本人。
之前就說過,草原上現在的階級如果是金字塔的話,在最上面的就是洋人,往下就是蒙古王公和清廷官員了,而再往下就是普通的牧民和農民。
朱傳文很擅長編故事,這是拿筆書寫過《射雕》、《飄》之后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