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鯨陸出云國新港。
盧勝區大柏街。
一百零九號院。
院子不大,長十丈,寬九丈,內里僅有一間屋子,屋子形似道觀,屋頂高過丈許圍墻,除道觀外,院中便只有天青柏樹一棵。
院門朱紅,卻不閉門,大方敞開,放與過路人瞧。
而院內只有三人,一者青年,穿寬敞道袍,兩者年弱,穿短衫短褲。
青年道士是揚關,兩個小孩是他收攏來教授人仙武道的孤兒。
當然,揚關沒有收他們為徒,甚至連記名弟子都不是。
另外,還有三人被揚關傳授人仙武道大法。
他們不是孤兒,家庭情況各異,但都是年幼小子或小姑娘。
培養人才自然要多樣化,否則怎能做到最大的客觀,當然他不會可以扭曲或改變這些人的生活環境,否則這場培養便不再純粹了。
此時,揚關就親力親為地指點著兩個小子的拳腳功夫上的不對。
揚關的人仙武道的煉法為白淵星辰的血魄武道的拓展,另外結合地仙界的武功,以及揚關游歷周天星辰見證的各種武學,如此,糅合成這么一門人仙武道。
而諸多武道最重要的一點就在于錘煉肉身,強壯精神,將武學的印記烙印到肉身,然后再反饋到精神,如此循環反復強壯自身。
因此,揚關就合冊一本《健體一百零八式》。
這《健體一百零八式》總共一百零八招,每一招又有三百六十五個變化,而這一招一招疊加又另有變化,也即是三百六十五個變化乘以一百零八招,然后再乘以三百六十五個變化乘以一百零八招的結果。
總共十五億多變化。
如此種種下,揚關這門《健體一百零八式》著實繁復復雜,若真個練就,修為怕是都能直追道門元神了。
尋常人哪能記下如此多變化,更不能讓如此多的變化烙印一身,揚關預想中的人仙也無法做到,道門的陰神尊者也甭想。
但這終究是揚關耗費不小的心力演化而出的武學,采集眾家所長,去蕪存菁,再化無上境界。
只因揚關的肉身早便千錘百煉,圓滿得不能再圓滿,除非他境界再進,否則這肉身也只能錘煉到現在這等層次,因此,他也無法練習這一《健體一百零八式》。
他練不得,自然就傳授出去,這《健體一百零八式》只需一式流傳出去,便可在白淵星激起驚濤駭浪,被無數武者奉為神功經典,然后爭奪,最后掀起動亂,化作武林神話。
而揚關在傳授時,卻是將這《健體一百零八式》統統傳授出去,甚至印制成厚厚一沓,足有一人至高的書本,讓小子姑娘們隨意翻閱。
而小子姑娘們不懂《健體一百零八式》的珍貴,榆木一般的就一點點背,只背下一百零八式的三萬九千多個變化招數,但沒有當場深刻研究,當然,倘若要背下這些變化招數,也得花費三年多時間,而“聰明”的就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一式或多式,來練習。
此刻,經受揚關指點的兩個小子就是“榆木疙瘩”,因為要背下那般多的招數,因此得經受揚關的指點來強化肉身對這些招數的記憶,讓肉身背下這三萬九千多個招數。
至于其余三個小子姑娘,他們已經學成歸家,闖蕩江湖去了。
有兩個已經有名聲傳回來。
一個外號滄浪蛟龍,一個外號叫雪花仙子。
至于另一個,目前還在新港,只因其父病故,需得守喪,還未出門闖蕩。
“先生,餓了?!?
忽然,一個小子叫了一聲。
揚關瞅他一眼,打落一道天地元氣,落到兩人的身上。
這一道天地元氣足夠他們倆吸收,更足夠他們半日的練武所需,只不過沒有填飽肚腹腸胃的效果,但是揚關還傳了一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