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寶如來,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普度眾生……”
一聲聲贊頌之音送到揚關的耳中。
但揚關并未多管這些,他只跏趺坐于神臺上,目光幽幽望著不遠處。
那兒正有一道七彩佛光在阻攔著他的前路。
“多寶如來,且慢來。”
來者在外人眼中無色無味,無識無覺,無形無質。
但揚關卻看得清楚。
正是一尊西方極樂凈土世界的菩薩。
菩薩乃是觀世音菩薩。
其曾為阿彌陀佛左脅侍,后阿彌陀佛超脫,其再拜入如來佛祖座下。
亦是一位久遠之時地大神通者。
其證道之年亦在洪荒破碎之前。
而且其在世間多有美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之名本該是祂的。
這位菩薩更化身無數,于世間解救苦難,脫離苦海。
既然是這位攔路,揚關也不好直接以盤古幡下場斗法,只能口誦佛號:“阿彌陀佛,我于今日得悟佛法精妙,欲往西方極樂凈土世界,菩薩為何攔阻?”
觀世音菩薩微微一笑,非男非女非神非仙非人非萬物之相竟在此刻顯得純潔自在,讓人想迷上,卻又不知不覺解脫,于大喜大愛中證得大自在大逍遙。
這便是觀世音菩薩之佛法,其中精妙,旨在度化眾生,脫離苦海。
只可惜,揚關無需脫離這苦海,他于苦海甘之若飴,欣喜若狂,為何要脫開。
“多寶如來,貧僧知你此行所謂何事,但請多寶如來慢些前往西方極樂凈土世界,可否?”觀世音菩薩勸道。
揚關不疑有他,應道:“不知菩薩有何詳解?”
畢竟觀世音菩薩是全宇宙有名的和善人。
所以聽祂一席話,卻也可以。
只聽觀世音菩薩接著就道:“多寶如來可知西方極樂凈土世界不似魔界,如今才辟成大千世界,尚未圓滿,如若多寶如來入得此間,怕是有傷極樂世界,害得世界眾生,還望多寶如來三思而行。”
“若多寶如來不往極樂世界,貧僧愿出面為多寶如來請出蓮生和尚,可否?”
菩薩說話和風細雨,有商有量。
可言外之意揚關卻也聽明白了。
這不就是嫌他多寶是個災星嗎?
走到哪哪有禍。
對此,揚關絕對要好好辯駁,災星是那玄皇道君,非是他,人家掌握這那劫末之道,而他只持有開辟大道,應為世間一應起始,怎是災星?
“菩薩明見,我得開辟,后證如來,合該為佛門開辟三千大世界,還請菩薩明見。”揚關辯解道。
世人毀譽無所謂,左右不過冷眼幾許,可菩薩這句話卻好似冷箭,戳他肺管子啊。
觀世音菩薩也不驚詫愕然,更不會因揚關的熱情幫忙而高興,畢竟現在全宇宙都知曉這家伙不干人事,四處煽風點火。
魔界如今那一大攤子爛事,大家伙都心知肚明,全是揚關攪出來的,雖然背后還有不少人在使勁,可沒人愿認下,而且最大的三個禍精如今都超脫了,誰能說什么,即使人家沒超脫,也沒人敢說什么。
只怪多寶如來太過年輕,行事不密。
這要是祂,不對,要是大日如來世尊,彌勒世尊,那定會請個幫手,做個不相干的事,然后引到他處去。
最后一切污名摘干凈,事也辦的體體面面。
觀世音菩薩接著就應承著揚關說道:“貧僧知曉多寶如來亦是好心,可極樂凈土開辟之事自有彌勒世尊指教,貧僧亦難請多寶如來做客指點一二,還望多寶如來見諒。”
這意思便是要拒絕揚關之請了。
但揚關怎會放棄,他只道:“如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