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拍一部中美合資片,繼續李小龍的傳奇。
《龍爭虎斗》可是讓嘉禾嘗到了歐美市場的甜頭,如今還想再吃一口。
于是,鄒文淮立即讓編劇改劇本,把故事背景放到美國去。隨后致電張俊,想要跟張俊溝通一下,畢竟去美國拍電影,時間會比較長。
電話接通之后,鄒文淮寒暄了兩句之后,便進入正題。
張俊聽完鄒文淮的講述,略一沉吟,便點頭答應了。
讓程龍去好萊塢長點見識也好。
頭一次在美國拍電影,他肯定很不適應。
電影票房很難預測。
前世程龍出演的《殺手壕》便慘遭滑鐵盧。
毫無疑問,嘉禾如果跟美國公司合拍電影的話,美國制片方一定會要求程龍成為“李小龍第二”。但程龍沒有李小龍那般凌厲的武打效果,而他本身詼諧搞笑風格肯定會受到影響,動作場面必然冗長乏味,不倫不類。
張俊已經可以想象這部合拍片最后大概率還是會失敗的。
這部電影要是失敗了,一方面可以壓一壓程龍的片酬,另一方面也能證明嘉禾不行,程龍跟著嘉禾混,只能越混越差。
……
……
隨著影片分成到賬,張俊又準備拿錢投入到了抄底行動當中。不過,公司繳稅繳的蠻多,還要留下一部分必要的流動資金,所以只能投入2000萬港幣。
除了電影之外,《香港少年漫畫周刊》應該是張俊目前的現金奶牛。
每周已經可以穩定盈利43萬港幣,這才僅僅只是香港漫畫市場。下一步,張俊打算讓《香港少年漫畫周刊》殺入東南亞、寶島、韓國等地區。這些地區的漫畫市場都很薄弱,本身也不夠重視,所以非常適合《香港少年漫畫周刊》建立分公司。
但在RB,張俊考慮了一下,決定采取稍微溫和一點的方式。
RB商界一向以來都比較排外,而且他們又實力強大。《香港少年漫畫周刊》要是貿然進入RB漫畫市場,必然會受到多重打擊,恐怕短時間內很難打開局面。
這個時候又沒有互聯網,宣傳渠道比較少,好作品很有可能被埋沒了。
張俊只是為了賺錢,跟RB漫畫雜志社合作未嘗不可,最重要的其實還是打造IP。光賣漫畫賺不了幾個錢。眼下,整個RB恐怕沒有一個人比張俊更懂什么是IP價值……
PS:今天晚上再更新一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