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武星區氣運蒸騰,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非常熾烈。
這種氣運之力,普通修煉者看不到,但李行舟卻能夠真切地感應。
距離他開展星區變革,已經過去了五萬個宇宙周期。
變革前期確實遭遇了一些困難,但星區頂住了壓力,隨著時間推移,一切都在逐漸改善。
元武星區的發展,可以借鑒其他老牌星區的經驗,有些地方要加以改進,有些地方可以完全照抄。
有了借鑒,元武星區基本沒走什么彎路。
第一步,先是發展工業。
工業,這個詞描述的領域很寬泛。
制造一個鐵盤,你可以說這是工業。
制造一輛汽車,這是工業。
制造一艘力量足以比肩真命主的飛船,制造核彈,制造種種武器,這也離不開工業。
科技和工業結合,才能制造出種種產品來。
工業是根基。
有了工業體系,能自己制造各種工業產品,才不至于被別人卡脖子。
在李行舟上任前,元武星區就有著工業基礎,但比較薄弱。
工廠數量太少,能制造高端產品的工廠數量更少,產能不足。
很多儀器、產品要向老牌星區進口。
元武星區推行變革后,投入大量資源發展工業,逐漸取得了成效。
這也得益于元武星區本身有一定的基礎,不是從無到有地發展。
工業體系逐步完善,這使得元武星區中很多商品的價格都下降了,因為產量增多。
并且,飛船產量的增加,促使星際貿易運費減少,星區內貿易繁榮度提升, 經濟的活力也隨之提升。
工業體系建設, 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多數是好的改變。
工業體系這么好,為什么李行舟上任前元武星區沒有發展?
主要是因為那時候區主府的掌控力不夠,根本沒有能力統籌全局。
工業發展, 前期投入大,回報慢, 對于一些想賺快錢的人來說, 不是最優選。
哪怕區主府想推行, 但下面動力不足。
再加上,其他星區也不時橫插一手, 干預元武星區的發展。
甚至,你元武星區部分地方工業發展起來了,我就用金融手段打壓你的商品價格, 以一個低廉的價格拿走了產品, 元武星區更像是一個打白工的。
這種情況下, 元武星區發展工業的動力更是不足。
李行舟上任后, 一切就不同。
不是說他有多懂得工業,是工業之神。
而是因為李行舟帶來了穩定。
穩定是發展的前提。
元武區主一上任, 周邊星區都懼怕三分。
五萬個宇宙周期間,除了工業,元武星區其他方面也在發展, 逐漸優化。
雖說距離強盛二字還有很遠,但已是不可小覷。
加圖星。
沙漠鱗蜥族。
這是加圖星上發展出來的智慧種族, 體表毛孔很少,保水能力強, 極為耐旱。
鱗蜥族以往生活在沙漠地區,后來向著四面八方擴散, 不再局限于沙漠了,反而是占據了很多水草豐美的地方,建立起一個個城市。
鱗蜥族,除了體表毛孔少,身上還覆蓋著很多細密的鱗甲,只是這幾萬年來隨著不斷演化,身上的鱗甲已經不剩多少,鱗蜥族這個“鱗”字有點名不副實。
不過,盡管鱗甲褪去了,但鱗蜥族體表皮膚很堅硬,身軀筋骨強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