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雪越下越大,樓外陽臺愈發寒冷起來,剛開始大家因為室內溫度高,到陽臺賞雪還興致勃勃,等到時間一長寒風襲身,大家紛紛回到樓內繼續飲酒暢談。
馬淳上首位的賀質依然高談闊論說著他最近學習《周易》的心得,下首位坐著一身材肥胖的王姓中年男子。剛才聽甘瑰介紹他在城北昌安里有千畝莊子,乃郡中功曹丁覽姻親,因莊子離城很近,所以經常入城往來于各家豪門。
丁覽也是會稽名士,少年時家境貧寒,蟄居在昌安里邊上的壩頭丁村。這王胖子名叫王繼,雖然讀書做學問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但看人眼光卻是一流,曾在莊外閑游時一眼看中丁覽,不僅資助他讀書識字,還把自己幼妹嫁給丁覽。
而丁覽的確不負王繼的期望,數年時間便在郡中博得“清身立行,用意不茍”之名,成為會稽名士,被府君吾粲征辟為郡中功曹。而王繼也因為這件事情揚名郡中,得以混跡于郡中名士豪門之間。否則的話就憑他只是一鄉間土豪的身份,在那些豪門大族眼里也不過是豬狗一樣的人物,或許就比那些居無定所的賤民稍微好上那么一點。
不過就算是進了高門圈子,王繼也只屬于最底層的存在,大部分人還是不太看得起他,很少愿意與他結交,所以他每次都敬陪末座。今天甘瑰設席,因他身份只是罪囚,又非名士,所以來的人身份都不是很高,就算大家族子弟也多為庶子偏房,是以王繼座次在前。不過賀質在這幫人面前身份超然,他和馬淳雖然來遲,依然要排在主客位置,王繼也就只能退位到下首落座。
偏房旁系子弟當然學識普遍不高,開始時因為賀家嫡子、以學問見長的賀質在席上,而且“小荷”馬淳陪坐,大家興致很高,紛紛絞盡腦汁搜腸刮肚賣弄自己不高的學問以圖和賀質結交。
沒過多久就已詞窮,再加上酒已半酣,漸漸的恢復常態,相互之間酒討論起熟悉的話題。
王繼正跟旁邊席位的朱氏庶子朱立閑聊,朱立是漢末名將朱儁庶孫,漢豫章太守朱皓庶子,會稽長史朱秀庶弟。朱氏世居會稽郡上虞縣,也是會稽望族,朱儁少年貧寒,后以才學舉孝廉入朝為官,曾率軍大破黃巾,受封漢大司馬。
其子朱皓少有才行,善推誠以信人。但尼安豫章太守周術病逝,劉表上書以諸葛玄為豫章太守,這個諸葛玄就是諸葛亮的叔父,但朝廷卻派了朱皓替代周術。
當年天下紛亂,各地諸侯割據一方互相爭戰,而朝廷被李傕、郭祀把控,各地諸侯又不把朝廷當回事,經常自行任命地方官員,所以常有一地雙官甚至多官情況出現。解決的辦法很簡單,就是雙方各自招來一批小弟拉開場面打一場,贏的留下當官,輸的黯然離場。
諸葛玄有劉表做后臺,浩浩蕩蕩的拉了一大批軍隊助陣。朱皓沒辦法,致信揚州刺史劉瑤借兵,劉瑤也不含糊,派手下中郎將笮融帶兵相助。兩家在南昌痛痛快快的打了一場,朱皓畢竟時名將之后,帶兵作戰能力當然不是諸葛玄這個書生能比的。一場戰斗下來,打的諸葛玄丟盔卸甲,狼狽不堪的逃往西城。
朱皓率兵打仗能力不錯,但看人能力卻不太行,這笮融是漢末三國時期最奇葩、最反復無常的二五仔,其翻臉速度和殘忍程度就連有名的三姓家奴呂布也望塵莫及。更何況朱皓是有名的忠厚人,一向以誠待人。轉眼就讓笮融在慶功宴上灌醉殺了,而豫章也被笮融占據,此人事跡前文書上已經介紹過。
當然笮融沒好下場,劉瑤收到消息隨后就起兵為朱皓報仇,笮融戰敗后逃入深山,當地山民對他也恨之入骨,聯合起來搜捕他,笮融隨即被抓,斬首之后首級送到了劉瑤手上。
朱皓因為單身上任,后人原本留在長安,但長安也不安全,李傕、郭祀因為一個女人異想天開的妄想居然翻臉了。
事情經過很是莫名其妙,李傕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