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賑災事宜上了軌道,大家能按部就班的做好份內事,馬淳也就不去管各家怎么分配了。蠅營狗茍的貓膩肯定有,不過他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要大部分災民能在這寒冷的冬季活下來,自己也算功德圓滿不負甘瑰所托,索性甩手讀書。
甘瑰和賀質更是一樣,大家族出身的貴人,怎么會去插手那些小事,吩咐底下人做就是了。
沒過幾天,兩人就興沖沖的聯袂來找馬淳推演軍事。甘瑰是名將之后,賀質祖父賀齊也是東吳名將,其父賀達治軍森嚴,賀質從小又是聰慧過人,耳濡目染之下也是熟知兵事。
馬淳學過《孫子兵法》,不過他只是學了些兵法上對大局觀判斷,頂多還有一些謀略上的知識,古代行軍打仗的事情卻一竅不通。
三人一番探討之下竟是各有所長,甘、賀二人勝在基礎扎實,對軍規、軍律和陣法布置如數家珍,這些都是馬淳極為陌生的地方。不過他勝在形式判斷,分析戰爭的形成和得失,這些是甘、賀二人所不具備的。
比如三國時期最著名的官渡、赤壁和夷陵三大戰役,甘、賀二人對于戰爭進行當中如何利用兵力、地勢等要素發揮自己最大優勢分析的頭頭是道,但是對如何會發生這些戰役,及戰后幾方勢力的影響卻語焉不詳。而馬淳卻會在戰略上指出這些戰役產生的必然性和最終導致的結果做出具體的分析。
畢竟后世對三國重大事件刨析的文章比比皆是,即便是歷史小白,也能了解個一二三四,不過對于當世人來說,這就是高屋建瓴的分析了。二人對馬淳更加欽佩,感覺自己收獲良多,也拿出自己渾身解數來印證這些戰事。
馬淳是在三人當中收獲最多的,他不但了解到這個時期軍隊的組成方式,還知道了如何多兵種配合作戰的陣型分布。為此他還和周良、彭志用細木雕刻出推演用的軍棋,還用沙土、糯米粗略制作了山川地形沙盤。
甘、賀二人對軍棋、沙盤很感興趣,賀質道:“子厚所制沙盤確為布陣推演利器,若推廣軍中,未戰便已有三分勝算。不過制作此物須得熟識地形,必須多派探馬細作,恐要對軍制做些改動。”
甘瑰也道:“不但要多派探馬細作,還需教會他們如何測算地形,以我東吳目前各軍現有實情來說,殊為不易。”
“事在人為而已,你我只是白身罪囚,就算伯禮兄要掌軍也為時尚早,只要有此心,將來若能掌軍再用此物不遲。”馬淳這段時間學到了很多,心情不錯,倒也放得開,寬慰二人道。
賀質一想也是,人小言微,朝廷大佬們誰會理會自己這幾個小人物,就算把這些事物獻給朝廷也沒啥卵用,索性放開不管。說起最關心的話題:“聽說諸葛元遜放言三年能竟大功,至尊委之以四郡軍事以征討山越。吾府君也聽令帶兵進山,如今已鏡兩年了,軍資耗糜無數,朝中非議甚多,子厚以為諸葛元遜此戰能勝否?”
賀質所說諸葛元遜即為諸葛恪,是大將軍諸葛瑾之子,蜀漢丞相諸葛亮之侄。諸葛恪少年時極為聰穎,有神童的稱號,反應靈敏又喜歡大聲議論政局,喜歡用言語駁斥別人,往往讓人下不來臺。和他父親諸葛瑾的性格截然不同,諸葛瑾對他的性格和為人處世很是擔憂,常常說:“此兒不會讓家族興盛,反而會令家族遭受災禍。”
但他卻深受孫權喜愛,常常帶在身邊,就算和臣下討論軍國大事也不避諱他。諸葛恪長大后更是讓他輔佐太子孫登,拜為騎都尉,成為太子身邊幕僚之首。
一般來說,只要他安心呆在太子身邊盡心輔佐,等將來太子登基,高官厚祿不在話下,憑著太子對他的信任,位極人臣也極有可能。不過這家伙不知道哪根筋搭牢了,或許是為了攫取軍功吧,也或許是被老爸的話刺激到了,想到增強家族勢力。反正就是經常上書孫權,要求領兵平定山越。
開始沒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