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宴在新落成的縣寺廣場上舉辦,七月底八月初正是崖洲島最炎熱的時候。由于島上屬于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雖然濕度很大,白天陽光普照,人體會感覺到非常悶熱,馬淳估計此時的氣溫大概在35度左右。
此時正是崖洲島的雨季,每日下午必會來一場雷雨,到了傍晚,海風吹來,卻是格外的涼爽宜人。
為了辦好這場豐收宴,柳榮早早的分派好了各部要準備的工作。因為糧食還只能保證全縣百姓食用,所以還沒有釀造酒,豆腐作坊從清晨開始就磨了大量豆漿,還在馬淳的指導下用島上的野果壓榨出一桶桶的果汁。
甘莘提早三天帶著隊伍回來了,他們狩獵了許多野豬和大蟒蛇,這些蛇皮和豬皮被硝制成一張張皮革,不僅可以制作皮甲,還能應用到馬淳指導制作的鼓風機等各種原始機械中去。
這些天甘莘在外帶隊狩獵很是辛苦,這個原本英姿颯爽的甘氏女郎,在島上烈日下餐風飲露這么多天,身上的皮膚都變得黝黑粗糙起來。馬淳看到她這幅樣子,心中又是愧疚又是憐惜,讓她在家中好生休息了幾天,竭盡所能的伺候調理她的身體。
甘莘畢竟從小習武,身體底子厚,在馬淳兩天調理下來就恢復了精神。夫妻二人小別勝新婚,自然蜜里調油整日膩在一起。
這日清晨,馬淳帶著縣寺上下官吏以及忠義縣百姓在縣寺門口的廣場上祭祀神明,祈求風調雨順。鄉老們和幾十個年老百姓穿著顏色鮮艷的厚重木棉織布,臉上帶著各種猙獰的鬼神面具挑起了儺舞。
儺舞又稱鬼戲,是漢族最古老的一種祭神跳鬼、驅瘟避疫、表示安慶的娛神舞蹈。在傳統的華夏文明中,“儺“是歷史久遠并廣泛流行于漢民族中的具有強烈宗教和藝術色彩的社會文化現象,它起源于漢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巫術意識。
儺舞的起源與原始狩獵、圖騰崇拜、巫術意識有關。周代時,儺舞納入國家禮制。先秦文獻記載,儺禮是希望調理四時陰陽,以求寒暑相宜,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畜平安,國富民生。
馬淳作為現代人,對這個儀式并不熟悉,也不太相信。可是既然要舉辦這個凝聚民心的大宴會,必須要入鄉隨俗。秦漢時對鬼神崇拜是深入到百姓骨髓里的觀念,縣寺官吏和鄉老們認為,他們能夠立足崖洲島,并且在第一季就能獲得豐收,是與鬼神的佑護分不開的,所以必須要虔誠祭拜鬼神。
對此,馬淳是不會刻意反對,只要手下這些人不用鬼神的名義來反對他的決意,他還是會大方的允許百姓們擁有這個對鬼神崇拜的宗教形式。甚至他還和甘莘一起帶頭祭祀鬼神,將這個儀式定為官方認定的豐收大禮之一。
祭祀完畢,廣場中央搭起了一長排竹棚,廚吏周二,作坊管事周三、趙山帶著百十個婦人廚娘將食堂里的陶釜搬出來安放好。案板上切著大塊的肉食,有腌制的野豬肉,還有海邊捕來的海魚。
那兩艘飛魚船馬淳沒讓它們閑著,讓他改裝成捕魚船,派了二十幾個水師士卒和漁民出身的百姓出海到海峽口捕魚。馬淳暫時沒有向外海擴張的企圖,但是瓊山附近的海域還是安全的,而且此地水產豐富,除了鯨魚和鯊魚對付不了,其它的海魚種類繁多。
特別盛產一種二三十斤重的大馬鮫魚,馬鮫魚肉質細嫩潔白,糯軟鮮爽,營養豐富,尾巴的味道特別好。偶爾甚至還能捕到重達一百多斤的大馬鮫魚,不管是燉煮還是大塊紅燒,都是百姓們口中喜愛的美味。
鐵坊出來第一批生鐵數量不多,全讓馬淳打成了鐵鍋。這時候鐵鍋里蒸著大鍋的米飯,散發出來特有的大米香味讓馬淳沉醉不已。自從來到這個時代后,他第一聞到了熟悉的鐵鍋米飯的香味,不禁讓他淚流滿面。
孩子們是最快樂的,大一點的孩子幫著廚娘們生火做飯。年幼的孩子成群結隊圍著灶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