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兩軍交戰,其實沒有那么多的奇謀妙策。只要充分掌握敵我雙方兵力配置,再加上熟悉交戰區域的地形,兩軍主將又不是昏庸無能之輩,基本上就可以確定真正的交戰地點和交戰時機。
襄平周圍大部分都是丘陵地區,山勢雖緩,但叢林密布。也就兩河交界的南甸這塊地方,北岸有廣闊的糧田,這糧田以北有一座不高的山丘。或許周圍村民長期就近伐木的緣故,這山丘只生長著一些矮小灌木,正是隱匿軍隊的最好地形。
而且這塊糧田地勢平坦,極為適合大規模軍隊作戰,更適合騎兵縱橫來往。這是個天然的戰場,所以馬淳會選擇這里渡河,而司馬懿也會心有靈犀的選擇這里伏擊馬淳軍。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盡在于此。沒有人會冒著被敵人攻占大本營的風險,拋棄糧草輜重,以奇兵做出眼花繚亂的安排,然后擊敗敵軍。
要不然為何幾千年來也就區區十幾個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這些戰例不正是說明以少勝多是多么的艱難和少有。
更多的戰爭還是靠著雙方部隊人員數量和兵員素質,還有武器裝備的優劣,后勤保障是否完善,這些硬數據來決定戰爭的勝負。
所謂一力降十會,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所有的謀略、奇計都是毫無用處的紙老虎。
這部輕騎是司馬懿帳下行軍司馬,校尉胡奮率領的五千烏桓騎兵。烏桓人自從當年被曹操北征袁紹時擊敗后,一支作為曹魏仆從軍協助魏軍作戰。當年曹操麾下曹純率領的虎豹騎,其中就有半數是挑選烏桓騎兵精銳組成的,非常善于騎射。
胡奮乃是曹魏衛將軍胡遵長子,當年司馬懿平定遼東公孫淵,此人就以平民身份征召入伍,被選為司馬懿的親衛。他作戰時每戰必先,屢有斬獲。戰后計算功勞,被司馬懿命為校尉,以行軍司馬的身份帶領五千烏桓輕騎。
烏桓輕騎騎術精湛,善于騎射。他們利用緩坡居高臨下,猶如潮水般向毛大陌刀營沖去。剛進入百步距離,烏桓騎兵便從背上摘下騎弓,向陌刀營噴灑箭矢。
陌刀營全身披著厚厚甲胄,就連面部都由面甲遮蓋,只留出兩只眼睛和嘴部呼吸小孔。面對敵軍輕騎射出的雨點般箭矢,這些彪形大漢毫不動搖,只是用左臂手盾微微遮擋面部,任憑敵軍箭矢射在身上,叮叮當當落了一地。
五十步,輕騎們收起騎弓,從身側鞍韉掛鉤上摘下騎槍,右手輕握騎槍中部,上臂夾住騎槍尾部,身體前傾,竟然放棄飛騎騎射戰術,直接就是以輕騎沖陣。
二十步,毛大嘴里響起凄厲的哨聲,陌刀營士卒雙手握刀,兩千人齊步前進奮力揮舞長刀。
剎那間,兩軍激烈的碰撞在一起。五千烏桓輕騎猶如滔天巨浪拍打在巍然聳立的礁石上,前部兩百多騎兵連聲慘叫都來不及發出,便被陌刀營沉重的長刀斬的粉碎。漫天飛舞的破碎騎槍和殘肢碎肉,在噴濺灑落的血光中分外凄美。
后面的烏桓騎兵在慣性的作用下前赴后繼沖向敵陣,卻分毫不能動搖陌刀營陣勢,反而在毛大凄厲的哨聲中,被陌刀營步步推進。
不到一刻鐘,烏桓輕騎損失慘重,丟下了一千多尸體后,發出“啊啊”的慘叫聲,避開陌刀營鋒芒,向兩側飛馳逃竄。
南岸,馬淳一直死死盯著對面戰況,見魏軍前鋒突襲受挫,剛放下望遠鏡舒了口氣。卻突然發現不知何時,一支與陌刀營極為相似的黑甲步兵在輕騎的掩護下已然來到陣前。
而此刻,雖然陌刀營交戰時間不長,但輕騎沖陣強度卻極大,陌刀營還未等喘息一下,便陷入了與黑甲步兵的苦戰中。
這支黑甲步兵人數也不多,差不多和陌刀營一樣,有兩千人左右。兩軍一交戰,便牢牢的貼在一起,讓南岸火炮根本沒有發炮的空間。
馬淳心中一緊,毛大不僅是自己的學生、兄弟,他帶領的兩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