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所凝結出的果實。
不同的收容者、不同的污染體所具備的同一類能力,即使相似,但也并非完全契合。
或者說,完全契合是基本不可能存在的。
就像他們兩人高度一致的能力、高度一致的經歷,卻也并非完全契合。
“現象污染”,并不是什么高效的方法。
想要通過現象污染的方式,將試煉空間內或者外部世界的這些生靈的精神,將他們與自己能力相似的部分污染轉化,能轉化的部分也是相當少的。
甚至,一連數十個目標都沒有一點可以轉化的部分,也是存在的。
不過,只要想的話,即使沒有對應的部分,也可以通過擴大關聯的標準,強行轉化一部分精神。
而......
他觀察過,被這個“烏鴉”捕獲的每一個妖魔,都有一部分精神被污染轉化了。
每一個,是每一個。
如果目標是人的,因為人有著多多少少的共通點,石不見也可以多多少少從每個人的精神中轉化一部分,偶爾才會遇到完全沒有可轉化部分的特殊個例。
但,問題就在于這些妖魔可不是人。
這些妖魔不一樣!
它們的行為習慣,他們的價值觀、世界觀都和人類不同。
能夠從這些妖魔身上污染、轉化精神?
這種狀況,讓石不見確定,對方就是那種饑不擇食的,完全不顧及自我人格的那類瘋子。
因為他們兩人的高要求,想要找到一個與他們高度契合的目標,可以說是極其困難的。
為此,他們才與混亂之地的老賈進行了交易。
他們不想失去這個目標。
而眼前這位,通過之前的觀察判斷,他毫不懷疑,如果沒有達成約定,對方真的會在某個時間突然竄出,從他們這里截胡,完全不顧及與自身能力的契合度,直接進行同化。
甚至......他懷疑這位可能會對他們動手。
無論是為了防范哪一種可能,他都需要與對方達成約定,喂飽對方,避免對方動手。
他勉強地壓制著自己的情緒,對著明顯在裝傻的“烏鴉”,說著絕大多數收容者和污染體都知道的常識:
“實在層次,需要收容一個精神凝聚物才能到達下一個規模。”
“現象層次,需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收容兩個精神凝聚物才能到達下一個規模。”
效應層次,需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收容三個精神凝聚物,才能到達下一個規模。
第三句話,還沒有到達效應層次的石不見,并沒有說出來。
但是,在對方的戲謔中,被迫進行無意義的回答,石不見的情緒,再一次被挑動了。
他怕是自己再說話,甚至可能會忍不住。
而堯言這邊。
這些石不見覺得沒什么價值的“常識”,對于堯言來說,卻毫無疑問是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