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跟曹操對視了一眼,兩人竟然產生了難得的默契,同時目瞪口呆的說不出話來。
劉協(xié)萬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自己派去義陽縣的親信,竟然帶回了同樣的數(shù)字。
難道……這親信被策反了?
可是他轉念一想,這個宦官從洛陽開始就跟著自己。
后來一路流落到長安,又折返回洛陽,最后來到許都,這么多年可謂九死一生。
如果連這都不信,還能相信誰?
他盯著那宦官看了半晌,滿臉疑惑的問道:“你說的可屬實?”
那宦官跪在下,肯定的答道:“陛下,千真萬確啊,奴婢這是親眼所見,敢以項上人頭擔保。”
而旁邊的曹操吃驚也不小,沉聲命令道:“把棗祗叫過來。”
曹操在皇帝面前一言九鼎,不多時,屯田校尉棗祗在下面施禮。
棗祗乃是曹氏屯田策的首創(chuàng)者,同時也是最早的踐行者。
他當年隨曹操鎮(zhèn)壓巾軍余部時,就對起義農民亦戰(zhàn)亦耕、兵農合一的做法產生了極大興趣。
后來曹軍擊敗了潁川的巾軍,奪得了一大批耕牛、農具和勞動力。
棗祗建議曹操利用這些農具,在許都一帶開墾土,實行屯田,以解決糧食問題。
曹操采納了他的建議,并任命他為屯田校尉,全權負責屯田事宜。
果然當年就獲得了極大的收獲。
棗祗可謂曹操手下最懂農事的官員了。
見棗祗到來,曹操也不避諱皇帝,當頭便問道:“你覺得韓元嗣報來,義陽縣畝產五石六斗,可信否?”
“絕無可能,”棗祗斷然道。
其實方才宦官報出這個畝產數(shù)的時候,下面屯田都尉們都已經炸鍋了。
大家心中均在想:你韓浩想拍丁郎君的馬屁也就罷了,但也不至于虛構出這么離譜的數(shù)字踩我們。
臉都不要了!
那些都尉們都是棗祗的部下,都指望棗祗前來揭穿這騙局。
棗祗昂首道:“在下曾親自帶人試過,即使許都最好的田,安排再是得當合理,畝產也不可能超過五石。
更別提義陽縣全是山田,又沒有得力人手安排,能畝產五石以上,在下認為絕不可能。”
“你是說……韓浩在說謊?”曹操的眼睛瞇縫了起來。
“在下覺得……大抵是……”棗祗小心的道。
這時候那宦官卻對著棗祗高聲叫了起來:“你又沒去義陽縣,憑什么說不可能超過五石?
義陽畝產五石六斗,這可是我親眼所見。
陛下啊,這可是奴婢冒著九死一生的風險探查來的,請陛下一定要相信奴婢。”
這一剎那曹操有點恍惚,突然間雙方立場好像倒過來了,他在找證據(jù)證明手下的數(shù)據(jù)是假的,而皇帝派出的親信卻在千方百計的證明那數(shù)據(jù)是真的。
“不用妄自猜測了,派人去把籍田令叫來,所有內情一問便知,”曹操想的頭大,最后揮了揮手。
棗祗退了下去,棗祗雖是曹氏屯田主官,權利極大,但畢竟只是個校尉,沒有資格站在這公卿之間。
隨即曹操派出了信使前去召喚丁辰。
不過按時間推算,信使到義陽縣,再把丁辰叫回來,最快也是后,今是不可能知道細節(jié)了。
這祭之禮,也因這一事件鬧得虎頭蛇尾,只能草草收場。
皇帝意興闌珊,正想下令回宮。
突然那信使回來向曹操報告,籍田令丁辰已經來到了許都。
曹操瞇縫著眼睛盯了那信使一眼,隨即命令道:“把他叫到這里來,我要當面詢問。”
……
話說丁辰從義陽縣出發(fā),隨行還把宋萬父女以及宋狗兒等十幾個百姓帶上,為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