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滿地的尸體,與驚魂未定的丁辰,曹操是真的怒了,怒到只想殺人來泄憤。
想來那幕后之人知道這少年對曹氏太重要了,所以在派出殺手的時候,不止針對他曹操,連帶著也針對丁辰。
為曹氏立下大功之人卻遭打擊報復(fù),他作為曹氏之主,如不殺個人頭滾滾報仇雪恨,還怎么安撫部下?
“可能猜到是誰在幕后主導(dǎo)?”
曹操陰沉著臉,掃了一眼身后趕來的郭嘉、荀彧、荀攸、賈詡等謀士。
郭嘉方才詢問過幾人,心中已經(jīng)有了大概判斷,聽曹操問起,他皺了皺眉頭道:“丁郎君府中遭遇刺客,其身邊子龍、叔至二位將軍卻雙雙不在府中,這絕非偶然。
所以,調(diào)離那二位將軍之人,必然與此次刺殺有關(guān)。
回想起下午在軍營所發(fā)生之事,是車騎將軍董承想要看并州軍戰(zhàn)力,天子又增加了賞賜籌碼,故而雙方對抗激烈,差點鬧出嘩變。
所以子龍叔至二位才留在軍營鎮(zhèn)守……”
說到這里,郭嘉的話戛然而止,已經(jīng)說的這么清楚,讓大家自己想吧。
“你是說……是天子與董承?”
曹操眉頭皺了起來,現(xiàn)在回想起今天下午之事,的確有些不同尋常。
天子怎么會突然想起巡視軍營?
而且巡就巡罷,還偏偏巡視到丁辰軍中,由此才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yīng),導(dǎo)致趙云陳到被迫在軍營鎮(zhèn)守。
結(jié)果當(dāng)天晚上丁府就進了刺客。
如果說這是巧合,曹操打死也不相信。
這太像是早就謀劃好的。
對方一定是探聽到了并州軍與丹陽軍有矛盾,所以就利用了這矛盾,使用了調(diào)虎離山之計。
曹操冷哼了一聲道:“當(dāng)初天子?xùn)|歸,與滿朝公卿形如乞丐,前有盜匪攔路,后有李郭追兵,惶惶不可終日,如非老夫親自率人營救,漢室早便亡矣,哪有今日依然稱孤道寡?
天子不思老夫救駕之功,卻派人刺殺忠臣,古人云:天子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那董卓能行廢立之事,難道老夫便不能?”
眾謀士聞言嚇了一跳,萬萬沒想到曹操竟然氣憤到要廢天子的程度。
“主公,”荀彧忙道:“如今與袁氏大戰(zhàn)在即,萬不可輕舉妄動啊。
更何況這一切皆為奉孝臆斷之詞,并無真憑實據(jù),主公因此而行廢立之舉,必為天下人所惱恨。
主公難道忘了七年前的關(guān)東諸侯討董卓么?
若袁紹因此振臂一呼,聯(lián)合天下諸侯討伐中原,則許都危矣,請主公三思啊。”
一番話讓曹操冷靜了許多。
的確如此,皇帝即使再犯什么錯也是皇帝,可是以臣易君,諸侯聯(lián)軍討董卓之事恐怕就要重演了。
更何況雖然大家都猜測這事與皇帝脫不了干系,但的確沒有真憑實據(jù)。
如今袁紹即將南下,許都本就人心惶惶,沒有證據(jù)的情況下,恐怕連董承那個國舅都不能輕動,更何況皇帝。
曹操心中憤然,回頭看向郭嘉。
這時候郭嘉揉捏著幾根胡須沉思道:“要說憑據(jù)……在下倒是想起一件事。
幾日之前,天子突然便服出現(xiàn)在孔府文會之上,而且在明知楊伯安乃欺世盜名之徒,依然出言作保。
試想,一介文士又有什么本事,是天子所看重的?
今日看來,不妨大膽猜測,既然有人欲行殺戮之事,對方必然也恐為天下人所詬病,故而需要楊伯安那所謂那天下文宗引導(dǎo)士人輿論。
當(dāng)時天子一定向楊伯安透露過一些秘密,所以后來即使揭穿那楊某人是個欺世盜名之徒,但那些秘密反而成了把柄,以至于天子也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