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武力自然在凌統之上,可是緊接著潘璋前來接應凌統,一時間變成了凌統潘璋雙戰徐晃的局面,如此徐晃便吃不消了,被殺的險象環生。
正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張遼擺脫甘寧的糾纏,縱馬趕了過來。
于是戰場上變成了張遼徐晃聯手戰凌統潘璋。
雖然張徐二將的武力要高于凌統潘璋,但是張遼畢竟已經跟甘寧惡戰一陣,而徐晃也無心戀戰,只想著保護丞相與眾謀士撤退。
所以雙方竟然殺了個難解難分,足足過了小半個時辰,才把凌潘二將殺退。
此時已經大亮,張遼徐晃也已經是強弩之末,滿身疲憊的縱馬追上了前面的曹操父子以及眾謀士。
而追隨他們的軍兵僅剩下五六百人了。
一眾人全都饑寒交迫,人困馬乏。
曹操坐在馬上指著前方問道:“前面是哪里?”
有軍兵回道:“一邊是南彝陵大路,一邊是北彝陵山路。”
“哪里去南郡江陵近些?”曹操問道。
“取南彝陵過葫蘆口最近,”軍兵回答。
于是曹操點了點頭,下令走南彝陵。
一眾人行至葫蘆口,便再也走不動了,困頓的軍士有倒在下,再也爬不起來,連馬匹都已經走不動了。
曹操只得命人暫時停駐下來,殺馬烤來吃肉,聊以充饑。
火很快就生起來,眾人圍在一起唉聲嘆氣,狼狽不堪,滿臉都是愁容。
此時曹操坐在旁邊卻突然哈哈大笑了起來。
“丞相為何發笑,”有人問道。
曹操捋著胡須笑道:“我笑那周瑜千慮一失,百密一疏,畢竟智謀不足。
如今我等俱已疲憊至極,若那周瑜在此埋伏一哨人馬,以逸待勞,我等縱然脫得性命,也不免重傷。”
旁邊眾官員大眼瞪小眼,心想咱們率領數十萬大軍東進,如今被周瑜三萬人馬打的落花流水,倉皇而逃,還有臉面嘲笑周瑜智謀不足呢?
不過這些都是心里話,眾人自然不敢說出來,連連道:“丞相高見,丞相高見。”
話音未落,就聽旁邊又傳來號角之聲。
只見從樹林之中殺出一哨人馬,為首一員戰將粗聲粗氣的吼道:“燕人張飛在此,曹賊還不授首?”
說著,張飛挺丈八蛇矛便向著曹操這一堆人殺了過來。
原來,這正是諸葛亮安排下堵截曹操的軍兵,雖不過兩千人,但是截擊強弩之末的曹軍足夠了。
看到盔甲不整的曹軍,張飛恨的眼睛里幾乎要噴出火來。
就在幾個月前,他們還在長坂坡被曹軍擊敗,連大哥的兩個女兒都被曹軍搶走了。
再加上此前在小沛的仇,可謂新仇舊恨加到一起算了。
而曹軍這邊,戰將只有張遼徐晃二人。
若在平常,他們兩個都無懼張飛,可是現在不比往常,每個人的氣力十不余一二,如何與以逸待勞的張飛對陣?
只不過張徐二將依然硬著頭皮前去迎戰,同時張遼回頭對曹操大聲道:“我等抵住張飛,丞相快走。”
曹操縱身上馬,帶著曹昂以及眾謀士倉皇而逃。
張飛被張遼徐晃死命拖住,卻也無法前去追趕。
最終曹操只帶了曹昂以及一眾謀士,共五六十人逃出生。
“前面是哪里?”曹操在馬上又問道。
有人回答:“前面是華容道,雖窄路險,坑坎難行,但卻近五十里。
另有一條大路稍平,卻遠五十余里。”
曹操不敢輕下命令,于是帶人爬上了旁邊一座小山包。
遠遠的只見華容道方向隱隱有煙霧升起,而大路方向卻比較平靜。
“走華容道,”曹操命令道。
旁邊有人不解的問:“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