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竟有未卜先知之能……”
“胡鬧!”曹操粗暴的打斷,指著兩人沒好氣的道:“前日子脩主動請纓,孤沒有同意,沒想到你們兩個沆瀣一氣,竟然串通起來求情。
怎么?
將數萬軍兵之生死決戰,當做互相幫忙,人情世故?”
曹操口氣嚴厲,荀攸跟程昱對視一眼,均微微搖了搖頭,沒有應聲。
這明顯是魏公在教訓兒子跟女婿,他們作為外人沒法插嘴。
丁辰平靜的道:“如今下即將平定,兄長既為世子,自有替父分憂之責。
今以兄長為帥小婿為軍師討伐張魯,既能平定蜀亂,又能成全兄長之孝道,可謂一舉兩得,兩全其美?!?
“哦,你是這么想的?”曹操本以為丁辰舉薦曹昂獨自領兵前去。
曹昂從未單獨領軍作戰過,而且已經許多年沒打過仗,讓曹昂單獨前去,簡直是兒戲。
此時曹操聽聞丁辰甘為軍師,頓然明白了丁辰這是要主動給曹昂送戰功。
仗還是主要由丁辰指揮,但是得到的戰功卻歸屬于主帥曹昂。
其實曹操立曹昂為世子,副丞相,并且開府,本就已經公開允許曹昂培植自己的羽翼,并樹立威望。
畢竟曹操已經是個年近六旬的老人,在這個時代已經屬于絕對的高壽,向兒子逐漸交權也是早晚之事。
所以為兒子樹立軍威也是應當的。
難得丁辰又高風亮節,甘愿隱于背后輔佐,這也是令曹操感到欣慰之事。
這時候丁辰繼續道:“小婿之所以舉薦兄長,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說說看,”曹操頗感詫異的捏著胡須看向丁辰,他想看看女婿還能瞎掰出什么理由。
丁辰道:“張魯割據漢中,以教馭民,政教合一。
雖然上下一心,但終究才能有限,且麾下域狹小,貧而民弱,難成大器,攻伐并不難。
然而擒拿張魯,平定漢中,卻意義非凡,對漢室功勞不小。
世人皆知大漢王朝走向勢微起自巾之亂,而巾軍之所以成事,乃是秉持太平道教義。
而張魯所持之師道,與太平道一脈相承,只不過一個溫和,一個激進而已。
如兄長率軍攻克漢中,擒拿張魯,則預示自靈帝起便霍亂下的巾之亂,在兄長手中徹底平定。
如此功勞,漢室豈能無動于衷?”
一番話說完,書房內所有人都陷入沉默之中。
曹操倒背雙手,在書案后面來回踱著步子。
顯然這些話是說到他心坎里去了。
照這么一說,攻打漢中的確是一個難度不大但是功勞很大的差事,正適合曹昂這種去鍍金之人來做主帥,以此來撈取軍功與政治威望。
值得一說的是,如今曹操稱魏公,那是遵循了周禮,可是分封爵位的權力還是掌握在子手中。
就連曹昂的五官中郎將,副丞相都是漢子封的。
所以曹昂依然要面臨著從漢室手中討爵位的問題。
就算將來曹昂繼承曹氏基業,掌握了曹氏軍隊,若對漢室沒有戰功而空討爵位,固然子不敢不給,但也會遭下人詬病。
畢竟曹操進公爵也是一步一步用軍功累積上去的,沒有憑空被封為公爵。
而曹昂若平定張魯,便是徹底平定了巾之亂,如此一來對漢室的功績就夠了,將來即使討要爵位也有功可依。
“子文這話說的也是,”曹操微微點頭,回身看向荀攸和程昱道:“公達仲德,你們以為如何?”
荀攸沉吟道:“在下覺得,不妨就讓大公子前去,首先由丁令君做軍師,不會出什么差池。
其次正如丁令君所說,此戰難度不大,功勞可著實不小,對大公子將來,有十足的好處?!?
雖然荀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