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育苗的這幾天,劉禪基本上每天都會過來看看。
張紹家的幾個下人比較聽話,他們輪流值守,保持大棚里的溫度和濕度。
到了第二天,劉禪進入大棚里發現,稻種剛剛開始破殼,似乎要比他小時候見到的育苗慢一些。
不過那時候他年齡小,也不知道這大棚育苗,會不會添加別的什么東西,比如什么藥物啥的。
即使是有添加什么藥物,劉禪也只能是想想,這個時代也不可能有。
但是看見稻種破殼,這就是一個好兆頭,至少已經看見了希望。
外面那些稻田里的稻種,比他這還要早播撒兩天,此時去看還是稻種,連破殼的跡象都沒有。
劉禪問過一位老鄉,老鄉說稻種播撒后,得六七天才會破殼,然后開始發芽。
總之,就是比他這個大棚慢了許多。
大棚那邊有張紹看著,劉禪依然回到皇宮,按部就班的讀書學習。
諸葛亮出征在外,朝廷不再每日舉行朝會,政務諸葛亮都有安排,劉禪也樂得清閑。
除了每日上午讀書學習之外,下午劉禪就會去郊外小院看看。
轉眼間。
十幾天過去,這一日一早,劉禪早早起床,皇后張鴛有些不解。
“陛下!”
“今日怎會起得這么早,往日都是巳時才會…”
劉禪一邊忙著更衣,一邊笑著說道:“朕今日有大喜之事,皇后可愿與朕一同觀賞?”
張鴛鳳眉輕眺:“是何喜事,陛下不妨先告知梓童。”
“天機不可泄露,”劉禪輕輕一點張鴛的鼻尖:“泄露了就不值錢了。”
張鴛早已經習慣。
自己的夫君,至從兩年前先帝病逝之后,似乎是轉了性子。
不再像之前那般溫順,至少在她面前是這樣。
有時感覺他有些輕佻,有時他也會耍耍小賴,不過在大臣面前還是那個溫順的阿斗。
張鴛更喜歡現在的劉禪。
至少他更懂得情趣。
“陛下!”
“人家現在就想知道嘛!”
習慣了劉禪現在的性子,偶爾張鴛也會大膽的撒嬌,因為每次張鴛撒嬌的時候,劉禪似乎很享受。
“就不告訴你!”
劉禪嘴角上揚,穿好衣物就要出門,張鴛小嘴一嘟:“陛下,你等等我嘛!”
等劉禪張鴛走到宮門前,一隊侍衛早已恭候多時,為首的是一位白面書生。
“屬下參見陛下,參見皇后娘娘!”這白面書生復姓諸葛,單名喬,字伯松,是諸葛亮的養子,任駙馬都尉。
“伯松!出發吧!”
諸葛喬今日是奉命保護皇帝出宮的,所以他一早就領著三百名侍衛,在宮門口等候。
“諾!”
諸葛喬應了一聲,等到劉禪與張鴛坐上馬車,大隊人馬便朝城外走去。
皇帝出宮。
這樣招搖過市,還是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街頭看熱鬧的人不少。
也都好奇這位不管事的皇帝,這是要去捉什么妖。
劉禪坐在馬車里,有些激動,他是故意讓人們知道他今天要出城,故意如此大張旗鼓。
圍觀的群眾當中,有一些好奇的人,就那么遠遠的跟在后面。
一個時辰后。
隊伍出現在郊區的一間農家小院,今天這間小院四周都有侍衛站崗,除了諸葛喬帶來的三百多人的侍衛之外,張紹也將張府的五百部曲全都叫了過來。
往日皇帝喬裝改扮,沒人知道他是劉禪,今日明目張膽的就以皇帝的身份出場。
安全!
安全很重要。
劉禪領著張鴛走下馬車,看著四下全是侍衛,和張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