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放心,屬下謹記!”
諸葛喬當即拱手應道。
劉禪特別說到這件事,也是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畢竟他至從登基以來,從未過問過國事,若是諸葛亮回來發現,這小皇帝突然開始訓練新軍。
或許會引起他的誤會。
小皇帝要干什么?
為什么要訓練新軍?
大漢現在可不能出現動蕩,更不能出現君臣猜忌。
而且劉禪訓練這些兵,他的目的也不是針對諸葛亮。
對于諸葛亮,他是一萬個放心。
畢竟有史為證。
劉禪直到現在也認為,漢室復興之前,大漢就得聽諸葛亮的。
即使他是穿越者,知道歷史的進程也是如此。
現在劉禪所做的一切,也是發自內心深處,就是想幫諸葛亮分擔一些,讓諸葛亮不至于像原來歷史上那樣。
事無巨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改善水稻種植,就是為了增加大漢糧食的產量,以后糧食多了,諸葛亮北伐就不用再為糧食發愁。
提煉精鹽,就是為了賺錢。
有了銀錢,就可以招到更多的兵馬,打造更多的兵器。
至于訓練新兵,劉禪確實有他的小想法,不過也是為了幫助諸葛亮,接下來就要開啟的北伐戰爭。
或許會在關鍵的時候,助諸葛亮一臂之力。
通過這兩年對諸葛喬的了解,他相信如果他不讓諸葛喬說,諸葛喬一定會守口如瓶。
如今親口告訴諸葛喬,反正我是以真心待你,你若背叛辜負,那就是你對不起朕。
哼——
……
接下來的幾天,劉禪在精鹽提煉司待了三日,與諸葛喬討論了很多關于精鹽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第四日。
劉禪離開了精鹽提煉司,回到了新兵訓練營,沒在讓諸葛喬跟著,讓諸葛喬把所有的心思,全都放在精鹽上面。
在訓練營劉禪只待了兩日。
最后一天晚上,劉禪在茅屋內接見了第二十一個新軍士兵。
他就是楊同山,他是這幫士兵當中年齡最大的,也是最穩重的人。
“楊愛卿!”劉禪低聲說道:“剛才朕給你說的話,你一定要牢記,切莫辜負了朕!”
“陛下請放心!”楊同山躬身說道:“屬下承蒙陛下厚愛,將這么重要的任務交給屬下,屬下必當誓死效忠陛下。”
“如此甚好!”
劉禪很滿意,第二天一早他就帶著十名新軍士兵,朝成都方向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