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參軍!”諸葛亮有些不可思議的問參軍楊儀:“此事當真?”
南中平叛已經結束,孟獲已經表示臣服,表示南中將永不再叛大漢。
就在諸葛亮欣喜之時,參軍楊儀突然將成都所發生的事情,向諸葛亮進行了匯報。
“丞相!”楊儀肯定的說道:“此事千真萬確,精鹽現在正由伯松公子負責,已經開始批量生產;水稻種植,是陛下親自種了一畝水稻。”
說到水稻的時候,楊儀顯得特別的激動:“陛下種的那一畝水稻,產量是百姓們種植的三倍,畝產九石半。”
嘶——
“天佑大漢!”
諸葛亮聞言仰天長嘆:“定是先帝在天顯靈,讓陛下做成此等偉業。”
“漢室復興,有望矣!”
“有望矣!”
丞相諸葛亮臉上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至從先帝白帝城病逝之后,他就沒在笑過。
至少楊儀沒有看到過。
此時看到丞相臉上的笑容,楊儀也感到很高興。
“楊參軍,傳令!”諸葛亮突然對楊儀說道:“三日后班師回朝。”
“諾!”
楊儀應諾,興奮的退出賬外。
諸葛亮輕搖羽扇,眉宇舒展,他已經歸心似箭,他想親自回成都看看。
看看劉禪提煉的精鹽。
看看劉禪種植的水稻。
……
公元225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成都城南郊外。
寬闊的官道兩旁,已經站滿了成都的居民,還有周邊的百姓。
在那官道之上,則是大漢王朝的文武百官。
而在這些文武百官的正中間,赫然停著一輛六匹駿馬駕馭的豪華馬車,馬車的車身雕龍刻鳳,四周還鑲嵌著各種金銀玉器,盡顯皇家的尊貴豪華氣派。
大漢皇帝劉禪與皇后張鴛,倆人并排站在馬車的左前方。
他們目視著前方的官道。
當一陣馬蹄聲緩緩傳來,所有人都伸長了脖子,激動的探眼望去。
只見一隊騎兵疾馳而來,在騎兵的身后,是鋪天蓋地的旌旗迎風招展。
“丞相回來了!”
“丞相回來了!”
圍觀人群頓時一陣歡呼,他們今天是來迎接平定南中,凱旋歸來的將士。
丞相諸葛亮,平定南中回來了。
劉禪很激動。
當看見那一隊騎兵時,他便牽著張鴛的手,就迎了上去。
身后的大臣們,雖然也跟著迎了上去,不過始終保持著與皇帝皇后有一定的距離。
走出去差不多百十來米,劉禪張鴛停在原地,騎兵為首的先頭部隊,在距離劉禪還有兩三百米的地方,自動靠向兩邊站定。
后面跟上來的是數百執旗士兵,他們步履整齊,目光堅定。
一面巨大的“漢”字旗,讓人看得分外親切,在它后面則是一面稍小的大旗,上書“諸葛”二字。
執旗兵從騎兵的中間緩慢通過,兩邊的騎士立時高聲喝道:
“吼!”
“吼!”
“吼!”
騎士們的吼聲頓時響徹云霄,氣動山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