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分兩班站定,諸葛亮先將南征經過,逐一向劉禪做了匯報。
然后又對此番南征有功諸將,進行逐級封賞。
劉禪還如往常一般。
認真的聽著,這些事情無需他過多操心,諸葛亮就會辦得妥妥帖帖。
等到散朝之后,諸葛亮并未就此出宮返回他的丞相府,而是隨同劉禪去了御書房。
御書房內。
君臣二人坐定,簡單寒暄了幾句之后,諸葛亮率先開口問道:“陛下,微臣聞言,陛下提煉了精鹽,還改善了水稻種植方法。”
“相父所言非虛!”劉禪直接答話說道:“就在相父出征的當天晚上,父皇夢中垂訓,教朕此二技法,說相父遠征為國,朕也當為國略盡綿薄之力,替相父分憂解難才是。”
諸葛聞言心中一愣,先帝夢中垂訓是真是假無可驗證,不過皇帝既然如此說,而且又是新奇之法。
諸葛亮也不好在繼續追問,畢竟這也是好事情,于是只問精鹽與水稻種植方法。
劉禪心中大喜。
畢竟丞相大才,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
若是不好好回答。
恐怕很難過關。
劉禪倒不是怕諸葛亮追問,只是不想讓他為自己擔心而已。
歷史上的諸葛亮,就是因為事必躬親,最后僅僅五十多歲,就被活活給累死了。
現在的劉禪已經換了靈魂,諸葛亮是他兒時的偶像,這輩子若是不想做歷史上那個扶不起的阿斗。
除了不能像歷史上的阿斗,閑得蛋疼給諸葛亮添亂之外,還得盡其所能為他分擔一些壓力。
這突然又是改善水稻種植,又是提煉精鹽,像諸葛亮這種事無巨細,他心中必然有太多疑問。
不過劉禪深知,他對先帝劉備忠心耿耿,所以拿劉備托夢,想他也不好反駁,況且現在還處于封建時代。
托夢一說,倒也實用。
隨后諸葛亮又問了水稻種植的具體步驟和方法,還有精鹽提煉方法。
劉禪均是一五一十,沒有半點保留全給他講了一遍。
聽完劉禪的講解,諸葛亮大喜的說道:“陛下,微臣現已回京,水稻種植還有精鹽提煉,微臣會親自把關。”
諸葛亮剛說道這里,劉禪就是眉頭一皺,心中暗自嘀咕:“丞相啊,您可真是一個勞累命。”
劉禪并未反對,卻是故意岔開話題問道:“相父,此番南中已經平定,相父是否已經有了北伐的打算。”
咦——
諸葛亮頓時一愣,他真沒想到劉禪會突然問起這個,出乎了他的預料。
在他的印象里,這劉禪雖然不像外人所言那樣愚鈍,不過對于軍國大事向來興趣不大。
登基至今,時常還會因為貪玩,荒廢學業,可是現在。
他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居然主動過問北伐之事。
難道——
這也是先帝托夢垂訓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