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來了。
還是領著五萬曹魏精銳,穿越者劉禪確實很緊張,不過也只是緊張而已。
緊張的原因——
無外乎就是張郃的威名。
至于曹魏的五萬精銳。
劉禪還真的沒有懼怕。
因為他可是扼守在天下第一關,前世作為三國迷,對于這座關隘,不說完全了解,但也了解了個七七八八。
至從三月十三日,劉禪領兵詐取潼關之后,這幾天他可不是就待在潼關城里看風景,坐等曹魏大軍來攻。
潼關能否守住,這可關系到大漢第一次北伐的成與敗,同時還關系著他的小命兒可以活多久。
因為一旦潼關被曹魏攻破,他都不用想,要么被曹魏俘獲,要么會被亂軍砍死。
想想就覺得可怕。
所以劉禪到了潼關,是非常的謹慎小心,先是對潼關周圍地形進行了仔細的勘察。
經過仔細勘察之后,他發現潼關的地形,與史料記載差不了多少,曹魏大軍想要通過潼關,進而撲向關中。
只有一條路可行。
而這一條路,可謂是險上加險。
只要部署得當,曹魏想要通過潼關比登天還難,即使是百戰名將張郃也是如此。
所以當得知張郃領著五萬魏軍精銳逼近潼關的時候,劉禪是真的沒有一絲的畏懼,他自信他能夠擋住這位曹魏百戰名將。
張郃是三月二十二日傍晚,抵近的潼關,因為他已經知曉潼關已被漢軍攻占,所以在臨近黃巷坂時,他讓大軍先暫時安營扎寨,隨后派出探子去打探前方的狀況,再做進攻潼關的準備。
入夜十分。
打探消息的軍士,返回張郃大營。
“將軍,”軍士說道:“蜀軍盡皆據于潼關,沿路并無伏兵。”
“屬下還了解到,此時鎮守潼關的蜀軍將領,是關羽之子關興,城中僅有五千名漢軍。”
了然——
張郃眉頭微舒,對于關羽他是如雷貫耳,至于他家兒子關興,知道的就少了許多。
不過,張郃并沒有因此小視關興。
畢竟虎父無犬子。
只是張郃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潼關以東若是沒有伏兵,他可以趁機快速兵臨潼關城下。
雖說潼關易守難攻,但是潼關即使再險,可是蜀軍只有五千軍士,若是輪番攻打,這五千蜀軍,又能抵抗多久?
所以張郃當即下令。
先遣五千人,穿過黃巷坂兵抵潼關城下,如此也是想要確認沿路是否真的沒有伏兵。
畢竟從黃巷坂東口,一直到潼關城下,這段路的距離雖然不長,但是確是非常驚險的一段路程。
五千魏軍趁夜進入黃巷坂,一條僅容單車同行只有數里的路程,魏軍走得非常小心,雖說探子打探的消息是,這里沒有伏兵。
但是若是消息有誤。
他們這五千人,可就危險了。
不過——
等到五千魏軍全部穿過黃巷坂,他們也沒有發現一絲異常。
蜀軍真傻。
從黃巷坂出來,領頭的將領心中感嘆,若是在這黃巷坂埋伏一軍,他們這些人,即便不會全軍覆沒,也會死傷大半。
可惜——
蜀軍并未在此設伏。
穿過黃巷坂,并不意味著就萬事大吉,因為過了黃巷坂,前面不遠處就是一條三四米寬的峽谷。
想要兵臨潼關城下,就必須穿過這條五六里遠的峽谷,這條峽谷名為五里暗門,論險要,比黃巷坂更甚。
所以這支魏軍先頭部隊,穿過黃巷坂并未立即上山,而是就地等候后續跟上來的大部隊,直到五千人全部通過黃巷坂。
不過,當魏軍穿過黃巷坂,不遠處的山坡上,卻有無數只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