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陳倉——
城外蜀軍突然的安靜,讓郝昭有些心神不寧,他總覺得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將要發生一般。
蜀軍殺入關中,已有半載。
關中數十座大小城池,如今盡歸蜀漢,郝昭是大魏的陳倉太守,即使關中諸城皆已歸降,陳倉在關中其實已經是一座孤城,但是時至今日,他也沒有動過投降蜀漢的心思。
算起來,蜀軍兵圍陳倉,也快有三個月的時間。
前面兩個月,關中還并未完全歸降蜀漢,諸葛亮的心思,也沒有放在陳倉這個地方,他只是派出數千兵士,將陳倉各個出口封堵,而他則忙著去攻占或者說去招降關中其他郡縣。
上月中旬,諸葛亮來了。
郝昭知道事情變得嚴峻起來,諸葛亮領兵來到陳倉,這也就說明關中諸城,應該已經全部歸降蜀漢,現在就剩下他鎮守的陳倉一城。
似乎擺在郝昭的面前,也就剩下兩條路可選。
要么隨大溜,開城向諸葛亮投降。
要么孤注一擲,死守堅城直至城破殺身成仁。
郝昭選擇了后者。
正所謂忠臣不事二主,他是大魏的將領,他就應該誓死效忠大魏。
接下來的近一個月時間里,諸葛亮先后派遣他的同鄉靳詳、以及雍州刺史郭淮等人前來說降于他,但是皆被郝昭嚴詞拒絕。
“陳倉雖小,尚可一戰!”
“即使關中諸將皆降,但我郝昭誓與陳倉共存亡。”
郝昭的話,似乎激怒了諸葛亮。
從月初開始,諸葛亮就不在選擇圍城,蜀軍開始大舉攻打城池,如今堅守城池近半月,郝昭其實已經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陳倉守軍,僅千余人。
攻打陳倉的蜀軍,卻有近兩萬人。
差距太懸殊。
好在陳倉居民,也算英勇,大戰開始不久,郝昭憑借個人威望,從陳倉居民中,又挑選出近兩千青壯年補充進來守城,如若不然,陳倉怕是早就歸了蜀漢。
只是——
已經連翻攻城十余日的蜀軍,從昨日開始,又安靜了下來。
諸葛亮在作甚?
蜀軍為何不在攻城?
就在郝昭心神不寧之時,副將王生神色匆匆從外面走了進來,他剛一進屋,就道:“將軍!”
郝昭一愣,急道:“蜀軍攻城乎?”
王生搖了搖頭:“未有。”
“將軍。”王生又問道:“蜀軍連翻攻城十余日,獨這兩日卻不見動靜,如之奈何?”
王生協同郝昭一起鎮守陳倉,他與郝昭一樣,誓死也不肯向諸葛亮投降,也是因為他們二人同心,才得以保證陳倉能夠頂住諸葛亮的輪番強攻。
“衍傅啊!”郝昭聞言卻是笑了起來:“蜀軍不攻城,正好讓我軍將士稍作休整,汝怎么還不高興乎?”
衍傅,是王生的字,看他焦急,郝昭自然不能跟著著急上火,畢竟他現在是陳倉太守,是這座城池的主心骨。
若是他也變得焦慮,手下軍士又該當如何?
不過郝昭表面上看,云淡風輕的樣子,但是他的心里,其實早已焦急萬分,他并不懼怕蜀軍攻城,大不了與蜀軍生死相搏。
當然,堅守陳倉,是他們對朝廷還報有一絲幻想,畢竟關中對于大魏的戰略意義,即使再愚蠢的人,也能夠想到。
或許他們只要堅守城池,用不了多久,大魏的援軍就會打進關中。
只是——
等待了已經數月,援軍卻依然不見蹤影。
“末將只是擔心,”王生有些擔心的說道:“畢竟那諸葛亮詭計多端,末將擔心蜀軍突然不攻城,是不是諸葛亮又想耍什么詭計。”
“哈哈哈~”郝昭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