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8年,十月二十八日。
長安——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費祎日夜兼程趕到長安,將成都街頭的流言蜚語,還有皇帝劉禪識破謠言之事,向諸葛亮闡述之后,諸葛亮是大喜不已,連忙向成都方向遙拜。
“天子英明,”諸葛亮長嘆道:“大漢復興,有望矣,有望矣。”
“丞相!”等到諸葛亮感嘆過后,費祎又說道:“陛下讓下官告知丞相,陛下絕不會聽信讒言,請丞相安心穩定關中局勢,同時也請丞相提防魏軍進犯。”
“多謝文偉!”諸葛亮向費祎行了一禮,然后說道:“還請文偉回京時替老臣轉告陛下,老臣定不辜負陛下之信任,盡早穩定關中局勢,以迎陛下還于舊都。”
“下官記下了!”
費祎沒有在長安久留,僅在長安停留兩日,便又返回成都去了。
諸葛亮就顯得更加忙碌起來。
成都的謠言,其實他在費祎來到長安之前,他就有所耳聞,那時候他還是有些憂心的,他擔心天子年少,誤聽讒言。
現在他安心了。
天子不但沒有相信這些讒言,反而還及時遣人趕到長安,讓他安心穩定關中局勢,及時提防曹魏。
天子的信任,讓他沒有了后顧之憂。
不過——
他自然也知道,眼下大漢將要面臨的考驗。
很快他便對關中的幾處關隘,進行了布防。
尤其是面對中原方向的潼關、武關、蒲坂津三關,原本鎮守三關的守將是廖化、王平、還有高翔,每處關隘的兵力,都是五千人。
為了防范曹魏進犯關中,諸葛亮將三關的兵力,全部提升到一萬人,同時又派魏延去鎮守潼關、趙云鎮守武關、關興鎮守蒲坂津。
......
十一月三日。
潼關。
“這是何物?”
時隔幾個月后,魏延又一次來到潼關,卻被禁溝上面的一派關城,給驚到了。
“此乃十二連城!”
廖化笑呵呵的說道:“數月之前,陛下遣丞相公子伯松到此,讓末將在此修筑這座十二連城。“
魏延聞言,驚喜說道:“有此十二連城,縱使曹魏百萬大軍,也休想踏入關中一步。”
“將軍所言極是!”廖化恭維說道:“今日之潼關,早已非往日之潼關可以比擬,曹魏想要打到潼關關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哦?”廖化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讓魏延來了興致,于是疑惑的問道:“莫非潼關還有...”
“沒錯!”廖化說道:“陛下只讓末將修筑十二連城,但是末將為了讓潼關固若金湯;”說道這里,廖化抬手向東一指說道:“末將除了修筑了這座十二連城,在那黃巷坂也立了一座關城。”
黃巷坂——
位于潼關以東黃河邊上,這里道路狹窄,即使不修城關,只需派出千余人,魏軍想要通過,也十分不易。
魏延隨后跟著廖化來到黃巷坂,一座七八米高的關城,就矗立在黃巷坂西口,關城的東門前方,便是一條僅容一車一馬通行的狹窄通道,若是魏軍想要攻打潼關,首先就得攻破這道關城。
狹窄的通道,面對一座關城,魏軍想要打通這里,然后在經過五里暗門到達潼關,基本上已經沒有了可能,也就更別說攻破潼關,再去面臨十二連城。
“這是何物?”魏延看完狹窄的通道后,被城關上堆砌的像石頭又不像石頭的東西吸引。
“此乃陛下新發明的水泥磚,伯松教給末將的;”廖化隨手取來一塊,遞給魏延道:“將軍試試看,可比石頭堅硬乎?”
魏延接過水泥磚,掂量了一下,個頭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