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是穿越者,他雖然并不擅長治國平天下。
但是他卻知道,歷史上的蜀漢,雖然統治益州四五十年,但是最后鄧艾偷渡陰平,率軍殺入成都的時候。
蜀地軍民,并沒有多少人愿意與蜀漢朝廷,去與曹魏大軍抗衡。
對于他們來說,蜀漢滅亡,似乎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蜀漢滅亡后,司馬氏很快就讓益州本地氏族管理益州。
相比較起來,蜀漢滅亡,反而讓益州本地氏族受益,這也是為何劉禪最終沒有選擇與曹魏抵抗,而是選擇開城投降。
現在局勢有利于大漢,此時遷都長安,成都依然很重要。
當然,因為政權的中心轉移到關中。
劉禪覺得,益州可以暫時交由益州人士來治理。
董允,便是最合適的人選。
首先他深得丞相諸葛亮的信任,當然他本身也確實是一個人才,此時讓他來暫管蜀地,無論是對于朝廷,還是對于益州本地氏族,應該都算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一切安排妥當。
公元230年六月十二日。
成都街頭熱鬧非凡。
老百姓早早的就聚集在街頭,皇帝要搬家,這不是他們這些老百姓能夠左右的,只要他們今后的日子不受影響。
至于帝都放在那里,他們其實并不關心。
辰時三刻。
咚,咚,咚。
皇宮城頭,三聲鼓聲敲響。
大漢王朝遷都長安,正式開始。
一個王朝遷都,這自然是大事情,即使現在的大漢朝并非大一統的王朝,但是對于禮儀的要求,也是非常的嚴格,容不得半點疏忽。
首先就說這車隊規格,場面也是十分震撼。
按照漢代皇帝出巡的規矩。
皇帝出巡,可分為大駕、法駕、小駕三種。
此次是王朝遷都,規格自然的是大駕。
大駕首先僅車駕,就有八十一乘,比如就有司馬車駕、辟惡車駕、記道車駕、靖室車駕、象車鼓吹等。
兩邊有大批步兵、騎隊、校尉、廷尉、太尉、將軍以及戟楯、刀楯、弓矢、鼓吹護駕。
中間則是九游車、云罕車、皮軒車、闟戟車、鸞旗車、建華車;后面則由尚書、御史、中郞、將軍殿后。
遷都的隊伍旌旗招展,華蓋翩翩,鼓樂喧天,氣勢恢宏。
當車隊出城的時候,劉禪探出腦袋,回望身后的不斷遠去的城池。
“再見了,成都!”
對于成都這座城市,劉禪對此感情很深。
因為他穿越之前,就生活在這座城市。
成都,一座來了你就走不脫的城市。
哈哈哈!
其實應該是,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在過一千多年后,這里會十分的繁華,會是一座宜人居住的城市,這里有很多美食、諸如火鍋、麻辣燙、禿頭、麻婆豆腐、鐘水餃、擔擔面等等,這里將成為吃貨們的天堂。
當然還有很多好玩的,諸如變臉,大熊貓等等等。
現在這只是一座普通的古城,它不像長安、洛陽等那樣龐大,即使成都作為大漢帝都也有近十年,但是它的規模,依然難以與兩漢帝都長安與洛陽相提并論。
再見了,成都。
劉禪在放下車簾的那一刻,陷入到了沉思。
這一次的離開,也不知何時,才會再次回到這座城市。
如果說只論個人情感,他自然不愿意遷都。
但是他不能,因為他是大漢王朝皇帝。
丞相諸葛亮,以及大漢的文武臣公,他們終其一生的努力,是要輔佐他這個皇帝,復興漢室,文鼎中原。
雖然這并不是他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