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在安排福安,皇后張鴛卻很是輕松,她來到椒房殿時,當即被這座皇后的寢宮給驚到。
此前在成都,她所住的宮殿,也是取名為椒房殿。
只是此椒房殿而非彼椒房殿可比。
僅僅是正殿,就比成都的寢宮要大兩三倍,旁邊還有兩座配殿,除了她從成都帶來的五名宮女,五名太監之外,椒房殿這里,又給她準備了十幾個宮女,婆子、太監。
入宮之后,隨行的太監宮女,先是忙著收拾寢宮,而皇后張鴛則是忙著重新梳洗,裝扮,因為一個時辰之后,她將要隨同皇帝劉禪一起參加進入未央宮的第一次朝會。
梳妝打扮的,當然還有皇帝劉禪。
進入宣室殿,短暫休息之后,劉禪就在一眾宮女太監的幫助下,重新穿戴冕服,等著第一次在未央宮的朝會。
未時初刻——
未央宮前殿廣場之上,隨著三通鼓敲響,早已等候在宮門外的大漢文武百官,在丞相諸葛亮的引領之下,緩緩進入宮門。
第一次在未央宮舉辦朝會,禮節儀式十分繁瑣,從宮門到前殿大殿,僅僅三百步的距離,數百名文武官員,愣是花了近半個時辰,才終于進入到前殿的大殿之上。
當然,真正進入大殿的官員,只有不到百人,他們都是朝廷重臣,其余的官員則在大殿之外的平臺之上站立。
也就在眾文武進入大殿之時,在宣室殿等候多時的劉禪,還有早有從椒房殿過來的皇后張鴛,倆人在一眾宮女太監的簇擁引領之下,緩步來到前殿門口。
“陛下駕到!”
隨著宣禮太監的一聲高喝,大殿上的文武百官,立時整頓官服衣帽。
少時——
皇帝劉禪,皇后張鴛緩步走進大殿。
見到劉禪進來,文武百官立時站得筆直,劉禪一臉輕松的模樣,看著這些站在大殿上的文武官員,他很滿意。
這是他在成都新改的規矩。
但凡上朝,文武大臣均不在設座,這事兒后來蔣琬與丞相諸葛亮說過一遍,不想丞相并未覺得皇帝所做有什么過分,反而覺得劉禪的做法更加妥帖。
天朝,就得有天朝的威嚴。
前殿的大殿,成長方形,坐北朝南,整個大殿長約五十步,寬約三十步,在正北方的中間位置,是一座九尺高臺,臺上正中間置有一張御案,一把雕龍座椅,在龍椅旁邊則是一把鳯椅。
劉禪攜手張鴛緩步登上高臺,分別落座于龍椅鳯椅之上。
“拜!”
等待劉禪與張鴛坐定,宣禮太監當即高喝,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立時躬身向劉禪行禮道。
“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等到眾文武大禮參拜之后,接著便是丞相諸葛亮宣讀,大漢王朝正式遷都長安云云,然后便又是朝臣們向皇帝道賀。
差不多也是小半個時辰吧,這番禮儀也才算結束。
當然,遷都大喜。
在諸葛亮的請奏之下,便對關中之戰的有功之臣,進行了封賞。
其中趙云鎮守武關有功,加封為武功候,這也是這一次北伐戰爭中,唯一一位晉封為侯爵的將領。
其余的諸如魏延等人,皆是官升一級。
還有就是新晉歸降的郭淮,被冊封為護軍將軍;郝昭為右護軍將軍,姜維則為丞相府參軍。
然后便是劉禪所領的新軍幾位將領。
郭衛為丞相府參軍,楊同山封為驍騎校尉,呂芃則為禁衛軍都統,其余諸將皆有封賞。
對于這個封賞,劉禪特別滿意。
當然,特別是對于呂芃的封賞,因為原來在成都時,禁衛軍的統領是費祎,雖然劉禪知道這人也是一位忠臣,但是無論怎么說,他必定更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