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禪這話一說完,頓時讓那些被淘汰的考生,驚喜不已。
原本還很沮喪,可是現在發現,雖然考試被淘汰了,但是他們依然改變了命運,凡是進入京試的人,都可以到兵部登記,朝廷就會安排職務。
這個政策,可就太吸引人了。
當然,他們也可以選擇參加下一次考試。
總之,他們的命運已經發生了改變。
......
不想做平民,那就努力習武,然后通過武舉考試,就能封侯拜將。
這——
是真的嗎?
老百姓聽到劉禪的一番言論,自然是高興的,但是臺上坐著的百官,還有一些世家大族,頓時有些惶恐不安。
底層百姓可以通過武舉考試晉升。
這——
可是現在這個場面,他們即使知道皇帝在剝奪他們的利益,可是他們也只能強忍著心中的怒火。
因為現場還有那么多的百姓。
皇帝給了百姓上升機會,這個時候如果有人敢于站出來反對,那就是要與天下底層百姓為敵。
此前一直擔心的丞相諸葛亮,不由暗中叫好。
科舉制度,他與徐庶后來也詳細研究過,若是得到全面推行,大漢將不用再為無人可用而發愁,后備人才會源源不斷的涌入。
只是推行科舉,肯定會讓那些氏族們反對。
因為隨著底層百姓,士子們的崛起,他們在朝堂的地位,自然要被削弱。
可是現在,先舉行了一場武舉考試,當初為了不讓這些氏族們抵觸,特別給了他們一定的直接晉級的名額。
還有就是,武舉是選擇將領,所以這些氏族們,也沒當一回事。
只是此刻皇帝的一番言論,讓他們開始擔心了。
朝廷選武將,可以用武舉來選拔。
那選用各級官員,難道就不能用文舉的方式嗎?
不過現在劉禪并不關心這個,他只是想要讓天下人知道,大漢王朝要變革了,要徹底的發生改變,以往依賴氏族推薦人才的時代,將會成為過去。
等到劉禪一番演說結束,圍觀的百姓中,頓時爆發出一陣陣叫好聲,他們很激動,他們很高興,他們終于擁有了上升通道,再也不用一輩子都只能做平民百姓了。
等到劉禪演說結束,御史大夫徐庶便當即宣布,大漢王朝第一屆武舉復試正式開始;因為劉禪占據了一個復試名額,這一次復試就只有十九人參考。
復試與初試一樣,將會根據武藝,箭術、騎術等總和成績,來決定最終的排名,成績最好的人,將會成為大漢王朝的第一位武狀元。
劉禪自然是不用再參加比賽,即使他想去參考,考官們也只能強行將武狀元的身份,安在他的頭上。
因為他是皇帝,即便是各科成績都是最差,試問又有哪一個考生,敢來和皇帝爭搶武狀元的身份呢?
當然——
這個武狀元的身份,劉禪并不在意。
他參加武舉,也沒想過要爭什么武狀元,只是想要體驗一把,順便看看自己的武藝,到底是一個什么水平。
經過一番折騰,他成功的闖進了前二十。
這就夠了。
還有就是,此前他在武都時,已經輸給陳信和馬武各一次。
況且這些能夠進入前二十的人,可都不是啥善茬。
之前輸掉比試,沒什么可丟人的。
因為那是文單輸了,可是現在卻不同,現在若是再輸,那就是皇帝輸了,這可就有損天子的顏面了。
如果贏了,即使天下人都不說,但是他們的心里,不用想都能知道。
還不是因為你是皇帝,誰敢贏你?
劉禪自然懂得這些道理,所以干脆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