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鴛就是他的太子妃,然后他登基后,張鴛直接晉升為皇后。
還有那張鴦,劉禪算是看著她長大的,從小就古靈精怪,如今入選為后宮貴人,她的性格依然沒有改變,這也得益于劉禪一直將她視作是小妹妹。
皇帝寵著,該她拽。
不過她們這四人,看上去好像各有不同,但是在劉禪眼里,她們之間的差別并不大。
或許也就是長相,性格的偏差,倒是這個馬娪,讓他眼前一亮。
馬娪是羌人,此前與她有過短暫的相處,他也了解了一些她的性格。
豪爽——
只是現在看上去,略微乖順了一些而已,不過劉禪更喜歡那個英姿颯爽的馬武。
“請陛下贖罪!”馬娪像是一個犯了錯的孩子,再次向劉禪行禮道:“那日在武都,不知是陛下,我...”
現在身份都已揭開,馬娪此番入長安,是要入宮為妃的。
只是她在離開涼州后,就偷摸離開了送親隊伍,然后改名為馬武,跑到武都郡去參加了武舉考試。
說到這事兒,也還挺巧。
原本涼州刺史馬天嘯,是為了與大漢和睦相處,畢竟現在整個關中已經盡歸大漢,馬天嘯自然也不傻,大漢一直以復興漢室為國策。
此時已經占據了關中,大漢若是想要與魏吳爭奪天下,按照諸葛亮的形式風格,怕是他用不了多久,就會向涼州用兵。
即使西羌早就到長安,表示愿意依附大漢,但是馬天嘯明白,依附并不是歸附。
為了穩固馬家在涼州的地位,或許聯姻,可以讓涼州免受刀兵之災。
在得知諸葛亮要給劉禪選妃時,馬天嘯便派人來到長安,希望將他的幼女馬娪,嫁給劉禪為妃,從而致使羌漢永世修好。
但是——
諸葛亮并未因為馬娪是涼州刺史之女,就特別照顧,反而是將她的名字,寫在了備選后妃的最后一名。
諸葛亮此舉,自然是有他的想法。
西羌雖然表示依附,但是涼州現在可并不歸屬大漢。
大漢王朝北伐關中,目的只是為了占據關中嗎?
當然不是。
僅僅依靠雍益兩州,依然還難以與曹魏抗衡,所以在大漢穩固關中局勢之后,必然要揮師拿下涼州之地,因為占據涼州之后,大漢就多了一個養馬地,從而可以培養一支精銳騎兵。
一旦大漢擁有了精銳騎兵,即使曹魏現在很強,但是坐擁益雍涼三州,又擁有一支精銳騎兵,還有戰場殺器三弓床弩,他日揮師東進,直取宛洛,也還是擁有一戰之力。
若是答應與涼州羌人聯姻,短時間大漢就很難找到出兵的理由。
所以,諸葛亮并不希望劉禪迎娶馬天嘯之女。
可是——
馬娪的名字,寫在了最后面,還是被劉禪給選上了。
當然,馬娪得知自己要嫁給劉禪,心里多少還是有些不樂意的,她從小擅騎射,怎可嫁給一個庸碌之輩。
但是她又不愿違背父親之命,她也知道父親是為了羌人的前途命運,才做出的這個艱難選擇。
無奈——
馬娪只得接受,不過她卻不想按照規矩,由叔父馬天德送去長安。
在離開涼州不久,她就離開了送親隊伍,剛好就在這個時候,得知大漢天子搞了一個武舉考核,說是要為大漢選擇領兵戰將。
報考武舉,然后打遍大漢的青年才俊,也讓那劉禪看看,我羌人即使是一名女子,也是如此英勇無敵。
可是,馬娪也沒有想到,劉禪居然也跑到武都郡,而且也改名換姓報考了武舉考核,成績也不錯。
那日若不是她趁劉禪驚慌她是女兒身份,她能感覺到,她是不可能戰勝那個叫作文單的面具俠。
如今她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