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讓老臣披掛上陣,老臣也不費吹飛之力就可以出戰(zhàn)。”
唉!
劉禪自然聽得明白,這老將軍是在埋怨他。
因為此前涼州之戰(zhàn)時,他就請命要做先鋒,可惜卻被丞相以涼州之戰(zhàn),就是一場小戰(zhàn)役,無需老將軍親自出馬為由,給拒絕了。
而且劉禪還在一旁煽風點火,說什么丞相出兵涼州,京城長安需要有人鎮(zhèn)守,于是便讓趙云坐守京城。
京城需要他鎮(zhèn)守嗎?
自然不想需要。
先不說天子就在長安,而且還有徐庶、郝昭等人都在長安待著,那需要他這樣年逾七旬的老將鎮(zhèn)守,他就是想上戰(zhàn)場而已。
因為現在對于他來說,上戰(zhàn)場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少。
他還想在體力猶在的時候,再為大漢建立功勛,為大漢復興再盡些綿力。
可是,皇帝與丞相卻不給他這個機會。
所以這個時候,劉禪問他身體的時候,他特別提醒道,即使現在讓他披掛上陣,他也不費吹飛之力。
劉禪暗自感嘆,老將軍不服老啊。
“那就好;”劉禪笑著道:“今日朕閑來無事,特來看望老師,順便想向老師請教幾個問題。”
哦
請教問題?
趙云頓時一驚,因為劉禪這是第一次如此正式的說出要請教問題,以往都是有什么疑惑,都是直接就問,當然主要是槍法上面的。
“請教不敢,”趙云道:“陛下有什么想問的,敬請直言,只要老臣知道的,老臣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多謝老師!”劉禪道了聲謝,便從懷里掏出卷軸,然后在桌上攤開,趙云則是好奇的湊了過來。
這是幾幅圖紙,不過只是一看,趙云也沒有完全看懂。
“老師,”劉禪指著其中一副圖紙,說道:“朕日前得了馬刺史的五千匹涼州駿馬,想要訓練一支馳騁天下,所向披靡的鐵騎。”
說著,他故意皺了皺眉,道:“只是朕仔細研究了一下,現在的騎兵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說著他指著圖紙繼續(xù)說道:“這是朕改進過的馬鞍、馬鐙。”
“老師,您看看。”
“還有什么地方,可以改善的。”
劉禪顯得很虔誠,雖然這馬鐙馬鞍,現在其實并不算是稀罕物,早在西漢時期,馬鐙馬鞍就已經被用于騎兵。
只是,相對于后世的馬鞍馬鐙,卻要簡易太多。
比如馬鞍,就是用一些皮革上面放上一些細軟之物,然后將其固定在馬背上,如此騎士騎在馬背上,就不再像之前騎裸馬那么難受。
然后還有就是馬鐙,現在比較常見的馬鐙,其實應該叫作馬套,因為大部分的戰(zhàn)馬,就是做了一個套索,用于騎士踩腳使用。
這個套索的出現,確實極大的改善了騎士的戰(zhàn)斗方式,以前若是騎裸馬戰(zhàn)斗,那可對于騎兵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你的騎術必須爐火純青,要不然別說騎在馬上戰(zhàn)斗,你能騎著馬奔跑起來,就算你本事大,屁股足夠結實。
但是有了這套索,騎士可以將腳套在套索里面,如此再緊夾住馬肚,奔跑起來騎士也不會輕易掉落。
但是——
這比起未來的馬鞍、馬鐙卻還是簡單了一些。
這幾日,劉禪整日待在宣室殿,沒有折騰別的,就在研究這馬鐙馬鞍這些玩意兒。
他要給大漢騎兵升級,讓大漢的騎兵,可以更加輕松騎乘戰(zhàn)馬。
所以,馬鐙、馬鞍,便是第一個要改進的。
馬鐙就是按照后世的馬鐙畫的,劉禪指著圖紙說,這個需要用鐵打制,這馬鐙的出現,自然對于騎士更有幫助。
然后就是馬鞍,在原有的馬鞍基礎上,劉禪還是按照后世馬鞍的樣子,畫成了圖紙,這個馬鞍比現在常見的馬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