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英明;”孫權話音剛落,潘濬大喜道:“微臣愿出使長安,勸使蜀漢兵出潼關,與我大吳共同分食曹魏之天下。”
“好!”孫權當即道:“那朕就命愛卿為使,即日啟程前往長安,勸使蜀漢與朕會獵于洛陽。”
“微臣領旨!”
潘濬欣然領命,在他看來,若是能勸使蜀漢出兵伐魏,這天下最終是誰的還真很難說。
以前的魏蜀吳三國,魏國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
吳蜀兩國想要延續國祚,只能相互抱團,一起對付曹魏,但是現在三國格局已經轉變,蜀漢占據雍涼之后,其國力已在東吳之上。
東吳若想立于不敗之地,只能在漢魏之間選擇一方作為盟友,然后攻伐另一方,然后逐漸壯大自己。
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實力對比。
東吳更適合聯合蜀漢。
因為魏吳兩國交界戰線綿長,而且曹魏是由北向南,居高臨下,對于東吳有壓倒性的優勢,東吳若想崛起,只得盡早將勢力向北進行延伸拓展。
現在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公孫淵、軻比能已經進入幽州,曹魏若不想北境有失,他們就必須盡早擊敗公孫淵與軻比能。
但是這個時候,若是吳蜀兩國同時向曹魏進兵。
嘶——
曹魏必亡。
......
武昌的東吳群臣在商議如何蠶食曹魏地盤,其實遠在關中長安的大漢朝堂之上,也對是否向曹魏用兵爭論不休。
因為在公孫淵的使者抵達武昌的時候,軻比能也派出使者來到長安。
他們的目的自然都是一樣的。
宣室殿——
“陛下!”諸葛亮笑著說道:“軻比能此舉,意在覆滅曹魏。”說著他卻搖了搖頭,道:“只是現在曹魏還未到覆滅之時。”
“哦”劉禪疑惑的問道:“還請相父直言。”
看了軻比能的書信,劉禪其實也有些動心,因為現在好像真的有機會直接滅了曹魏。
一旦滅了曹魏,大漢統一天下的步伐就會提前。
因為在他眼里,如今這天下,能威脅到大漢的,也就是這個曹魏,若是滅了曹魏,什么孫十萬,他還真沒放在眼里,到時候大漢可分兵數路南下滅吳。
但是——
諸葛亮卻說道:“首先軻比能與公孫淵,他們雖然占據了范陽,但是他們卻不是司馬懿的對手。”
“軻比能、公孫淵不日就會被司馬懿擊敗。”
“司馬懿擊敗了公孫淵與軻比能,”諸葛亮淡淡的說道:“曹魏便可調轉槍頭迎戰我軍,眼下我軍還未恢復完備,若是現在倉促出兵,并不能保證一定能夠擊敗魏軍。”
“還有,”諸葛亮繼續說道:“若是我大漢現在應了軻比能的請求出兵伐魏,東吳孫權極有可能趁火打劫,襲我益州或者南中。”
諸葛亮話音剛落,劉禪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丞相說得一點都不假。
現在大漢好不容易安穩下來,這雍涼兩州也占據沒兩年,國力恢復也才剛剛開始,加上此前又占據了河套地區。
地盤擴大了,需要恢復的地方也就多了。
內部還未是鐵板一塊,此時若是貿然出兵。
大漢還真沒有一戰可滅曹魏的實力。
“相父;”劉禪突然莫名的道:“既如此,相父為何會將三弓床弩送與軻比能?如果軻比能被司馬懿擊敗,這三弓床弩必然會被司馬懿獲得。”
這是不久之前,劉禪才知道的事情。
聽到這個事情的時候,他也是非常郁悶,這好不容易改善了大漢的軍事實力,而且這三弓床弩可是戰場殺器,可不想這諸葛丞相,居然把它送與鮮卑軻比能。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