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弓床弩送與軻比能,這事兒并不是劉禪現在所關心的事情,畢竟在他的腦子里可以改進的武器,還有很多。
即便是曹魏擁有了三弓床弩,他也有辦法去應對。
不過現在卻有一件事,卻讓劉禪有些犯難,他笑著問諸葛亮:“相父,既然我大漢暫時不能出兵伐魏,那朕該如何回答軻比能的使者?”
這是劉禪現在琢磨的問題。
因為軻比能派遣的使者,此時已經到了長安,明日早朝的時候,劉禪就要在未央宮接見他,同時還得給人家一個答復。
出兵?
還是不出兵?
劉禪犯難,諸葛亮卻一臉的輕松,他道:“陛下明日大可以先答應軻比能的使者,剩下的事情老臣自有辦法解決。”
“好!”劉禪聞言大喜道:“有相父此言,朕心安矣。”
對于諸葛亮,劉禪自然是深信不疑,既然他說有辦法應對,那他肯定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畢竟他可是諸葛臥龍。
次日清晨。
未央宮。
大漢文武百官,齊聚未央宮前殿,一位膚色黝黑,身長七尺的中年書生模樣的男人,向劉禪行了個大禮之后,看上去似乎有些緊張。
他便是軻比能派到長安的使者。
這也是他第二次進入長安,只是這一次不同于上一次。
上一次那還是半年前,他奉軻比能之命,帶著三百匹戰馬朝見大漢天子劉禪,他到長安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代表軻比能來向大漢王朝稱臣,從此軻比能的鮮卑部族愿意依附大漢王朝。
上一次長安之行,是非常愉快的。
因為鮮卑愿意依附大漢,這就解除了大漢王朝北部的威脅,大漢王朝自然十分愿意接受軻比能的依附,更何況人家軻比能還送來了三百匹戰馬。
結果自然是劉禪欣然接受軻比能的歸附,然后賞賜軻比能一些大漢的特產,諸如蜀酒、精鹽等物以示友好。
這些東西,對于草原上的鮮卑部族,當然是十分珍貴。
但是,他這次臨走時,大漢丞相諸葛亮卻又送給了軻比能一份大禮,就是大漢王朝獨有的三弓床弩,而且還派出了一個匠人隨他一起北返,去教鮮卑人如何制造這三弓床弩。
當然,這件事并未公開。
知道這件事的人,也只有大漢丞相諸葛亮、大漢皇帝劉禪,以及這位鮮卑使臣。
所以上一次出使長安,他是非常舒心的。
這一次卻不同,因為他自己也很清楚,軻比能依附大漢,并不是真的從此就成為大漢的臣子,只不過是軻比能為了自己發展壯大,不得已才選擇暫時依附大漢王朝。
因為眼下中原三國的局勢,已經發生改變,大漢不再是偏居一隅的小朝廷,大有與曹魏一爭天下的底氣。
這也讓軻比能看到了鮮卑崛起的希望,數十年前,曹魏武帝曹操對鮮卑諸部進行了強有力的鎮壓,讓鮮卑諸部難以再現昔日之勇。
現在軻比能似乎看到了希望,依附大漢,他或許能夠趁機統一鮮卑諸部,然后進而圖謀中原。
這半年的時間里,軻比能在得到諸葛亮贈予的三弓床弩之后,他很快就戰勝了他的頭號敵人步度根,剩余的一些小一點的鮮卑部落,自然再也無法與軻比能相抗衡,只得選擇歸順軻比能。
此番軻比能聯盟依附東吳的公孫淵,他的目的自然是為了繼續擴大自己的勢力,就是要攻占曹魏的幽州之地,而公孫淵則看上了曹魏的冀州。
于是兩家一拍即合,同時出兵伐魏。
但是現在,曹魏的大將軍司馬懿親統大兵抵達范陽城下,原本一路勢如破竹的鮮卑軍、燕軍現在卻面臨著極大的考驗。
或許鮮卑軍、燕軍可以出城與司馬懿一決雌雄。
但是,正面與曹魏抗衡,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