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劉禪除了朝會之日外,都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后閑的時候就可以去折騰一些,他想要折騰的事情。
可是現在不同了,他每天都需要準時起床,因為在那宣室殿內,還有一堆奏表需要他親自去批示。
若是當日的奏表他未批復,次日一早,或是丞相諸葛亮,或是御史大夫徐庶,就會親自進宮求見,然后苦口婆心的懇請劉禪及時批復那些奏表。
剛開始,見到倆人時,劉禪還如往常那樣。
“軍國之事,愛卿、相父決斷即可。”
可是每當劉禪這話剛說完,倆人幾乎都會說:“陛下如今已經成年,理應決斷國政之事,微臣定盡輔佐之效。”
隨著時間的推移,劉禪也才明白。
這兩位大賢之臣,這是要放手讓他來治國理政,除非遇到他的決斷不妥之時,倆人會進宮跟他商討,然后再由他重新決斷,若是他的決定正確,倆人很快就會以此施行。
經過兩個多月的折騰,劉禪終于體會到,想要成為一位有為的君主,想要治理好一個國家,還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
雖然諸葛亮與徐庶,有意讓劉禪開始參與治國理政,倒也并不是一下子就將所有的國事,都全部扔給劉禪讓他處理。
他們也懂得循序漸進。
每日送進宣室殿的奏章,其實也并不是特別多,只要劉禪認真應對,最多半日即可全部處理完。
這幾個月里,劉禪除了每日會批復一些奏章,剩下的時間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處理。
這件事,自然就是騎兵的訓練。
五千騎兵,平日的訓練,是由郭淮、田牧、楊同山三人負責,老將軍趙云,則是加班加點的讓匠人們,為他們趕制武器裝備。
大漢建興十一年正月。
五千騎兵,全部配制了劉禪為他們量身定制的裝備。
正月二十日。
劉禪又一次出現在長安西校場。
看著騎士們全副武裝,他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這是他想要看到的騎兵的樣子。
不過今日他并未對騎兵們訓話,倒是將幾位主官叫到了一起。
“諸位愛卿!”劉禪開口說道:“新式裝備,朕已經給你們配備齊全,不知諸位愛卿,打算如何訓練這支騎兵?”
說完話,劉禪刻意看向了郭淮,畢竟他此前還是魏臣之時,就是統領的騎兵隊伍,相信他對于騎兵的訓練,肯定有一定的想法。
只是現在騎兵配備了新的裝備。
他會如何訓練呢?
“回陛下!”郭淮拱手說道:“有了這些新式裝備,臣等一定勤加苦練,讓這支騎兵,成為一支所向披靡的鐵騎。”
“哦”劉禪笑問:“不知郭愛卿,具體打算如何訓練?”
郭淮一時愣住,皇帝配制的這些新式裝備,他自然知道,這樣的騎兵戰斗力,絕不是以往的騎兵,可以與之比擬。
比如此前他所領的騎兵,若是有這些裝備,他就不會在潼關敗于劉禪與魏延之手。
因為以前的騎兵,沒有馬蹄鐵,即便是馬鞍、馬鐙也是相對落后的,戰場上騎兵沖鋒還可以,但是卻很難完全解放騎兵的雙手,從而輕松的與敵軍廝殺。
現在可不同了。
更加完善的騎兵裝備,可以讓騎士們完全解放雙手。
但是——
該如何訓練呢?
皇帝可還等著他的回答。
稍加思索,郭淮才淡淡的說道:“陛下,微臣以為,騎兵有了陛下配制的馬刀,還有騎士弩,微臣會重點訓練騎士們的馬上格斗,以及馬上射術。”
“嗯!”劉禪聞言點了點頭,道:“郭愛卿所言正合朕意,現在我大漢騎兵,擁有更加實用的馬鞍馬鐙,將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