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貴山城下,今日又擊潰了大宛的騎兵。
滅了大宛。
可是劉禪卻搖了搖頭,道:“滅掉大宛很容易,但是完全控制大宛可就不是那么容易。”
這是五年前,在藍田大營,他與丞相商議打通西域時,諸葛亮與他講過的。
那時候,他也想著,這西域諸國太麻煩,不如一路下去全部給他滅了,然后在西域建立幾個州郡,再派一些刺史過來治理,久而久之這西域通道也就會穩(wěn)固。
但是諸葛亮卻不這么認為,他覺得西域諸國雖然論實力,他們是無法與中原王朝相抗衡,但是若是想要直接征服他們,管理他們可沒那么容易。
“等等看吧!”劉禪笑道:“相信大宛經(jīng)此一敗,暫時已經(jīng)沒有能力敢與我大漢鐵騎正面較量。”
三日后——
一名大宛使者,走進了漢軍大營。
“外臣拜見陛下!”
使者恭敬的向劉禪行了個禮。
看到這個使者,劉禪自然是高興的,似乎進展與他預料的一樣,這大宛經(jīng)過三日前的那一場敗仗,他們已經(jīng)沒有再戰(zhàn)大漢的能力。
“說吧!”劉禪沉聲道:“汝家大宛王,何時來降!”
劉禪也不想與他廢話,勝利者、強者在弱者面前,還需要與他客套什么嗎?
當然不需要——
使者聞言不由一震,心說這大漢皇帝,也太直接了吧。
“陛下!”
使者剛欲開口,劉禪又道:“若是要說別的什么廢話,汝就別說了,直接告訴朕,大宛國何時向朕投降!”
“三日!”劉禪伸出三根手指頭繼續(xù)說道:“朕再給大宛王三天時間,三日內(nèi)若是大宛還不投降,朕將踏平貴山城!”
在劉禪咄咄逼人的威亞之下,大宛使臣原本還想著,能不能在大宛投降的情況下,可以爭取一些權(quán)力。
可是眼下看來,這大漢皇帝,并不打算給他開口的機會。
他很無奈,本身今天奉命來到漢營,就是要向大漢投降,只是希望兩國可以恢復到數(shù)十年前的關(guān)系,就是大宛成為大漢的屬國。
“陛下!”使者無奈的道:“大宛愿意歸降!”
哼哼——
看著大宛使者一副落魄的模樣,劉禪自然心情大好,整個大帳的漢軍將領(lǐng),此刻也是欣喜不已。
大宛投降,也就表示這場戰(zhàn)爭已經(jīng)結(jié)束。
翌日清晨。
劉禪與一眾將領(lǐng),來到貴山城下,此時貴山城門已開,不過劉禪卻并未打算進城,他與眾將就立于距離城門百步之外。
少時——
從貴山城走出數(shù)十人,他們?nèi)遣叫型庾撸樕详幊痢?
為首的便是大宛王藍垚。
藍垚做了十幾年大宛國王,可他從未想過,有一天他會經(jīng)歷今日這樣的窘境。
看著大宛君臣,劉禪心情大好。
因為這是他第一次征服一個國家,雖然只是一個較小的大宛國,但是這種感覺,還是非常的美妙。
“藍垚拜見大漢皇帝陛下!”
藍垚領(lǐng)著大宛文武百官,來到距離劉禪十余步的地方,眾人皆是單膝跪地,包括藍垚本人。
藍垚手里捧著一柄精致的彎刀,說道:“臣藍垚,攜大宛百官歸降大漢。”
藍垚手上的這柄彎刀,也是象征著大宛國的王權(quán)。
交出王權(quán),也表示愿意向大漢臣服。
等藍垚說完話,一名小校上前取走藍垚手里的彎刀,然后回到劉禪戰(zhàn)馬面前,將彎刀雙手奉遞給劉禪。
呲嚀——
劉禪拔出彎刀,發(fā)出一聲清脆的摩擦聲,再將彎刀推回刀鞘,劉禪這才朗聲說道:“準降!”
“謝陛下!”
“大漢萬年!”
“大漢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