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原。”
魏延就是魏延。
難怪他能想到兵出子午谷的計劃,首先他當時一直鎮守在漢中,對于秦嶺一線多有了解;此番也是一樣,五年前他與張苞出兵河套地區,隨后他就常年駐扎在上郡一帶,對于周邊環境,自然也是了然于胸。
這——
就是大將之才。
對于行軍用兵,劉禪自知他肯定不如魏延,所以聽取了魏延的進兵計劃之后,并未反駁,只道一切小心。
隨后,劉禪讓張苞領五千精銳,駐守上郡,以防鮮卑、以及胡人生事。
大漢建興十六年(公元238年),九月十八日。
凌晨。
三萬大漢輕騎,在魏延、涂連虎、田牧、以及皇帝劉禪的率領下,悄無聲息的一路向東而去。
大漢的上郡,距離曹魏的并州治所晉陽,其實并不算遠,兩地直線距離,差不多三百里。
出了上郡,一路向東北行至百里,就是文水。
經文水向東再行百里,就到了晉中盆地的大陵縣。
大陵縣,也是此次漢軍需要面臨的第一個考驗,因為它就是文水的出口,也是扼守文水的咽喉,只要通過大陵縣,向北就是一片平坦通道,騎兵急行一日就可抵達并州州治所在——晉陽。
急行一日,于九月十八日晚,三萬大漢騎兵,來到文水邊上,看著湍流的河水,還有兩邊的懸崖峭壁。
劉禪似乎有些犯難。
這可如何行軍?
“陛下!”魏延看了看文水,笑著說道:“接下來陛下可就得辛苦一些了。”
“無妨!”劉禪笑道:“全憑愛卿之意即可,無需擔心朕的安危。”
“多謝陛下!”
魏延隨后開始進行部署,倒是第一次來到中原的大宛公主鳯玘,對于眼前的環境,十分欣喜,她歡喜說道:“陛下,中原真的太美了,比我們大宛都要美。”
鳯玘一邊說著,一邊指著前方的文水。
不過劉禪卻搖頭道:“這還算不得最美的,等過了這文水,晉中以東,茫茫太行,那才叫美。”
“真的嗎?”鳯玘驚訝道:“還有比這里更美的景致?”
“當然!”
“在中原大地之上,絕美的景致還有很多很多;”劉禪笑了笑說道:“等朕一統天下,朕便帶汝游盡我大漢的大好河山。”
“謝陛下!”
看著鳯玘一臉的歡喜,劉禪卻無奈的嘆息。
原本離開涼州時,劉禪是要讓人護送鳯玘先行到長安,畢竟這打仗的事情,還是不帶著她更好。
可是——
任憑劉禪怎么勸說,這丫頭死活不同意,非要跟著劉禪一起跑到上郡,還要跟劉禪一起出征晉中。
用鳯玘的話說,帶上她就相當于多帶了一名戰將。
說到這里,劉禪也才想起,這丫頭原本就在貴山城外,與他還廝殺過一陣,原本她在大宛,就善于騎射,所以領兵出征在她看來,這是很平常的事情。
誰說女子就不能領兵征戰?
不得已,劉禪只得將其帶在身邊。
或許——
這就是命。
誰讓她是劉禪的皇妃。
劉禪與鳯玘在這邊欣賞文水夜景,另一邊魏延則開始部署進兵路線。
次日清晨。
一支五千人的騎兵,乘坐新扎的木筏,順文水直奔晉中的大陵縣,剩余的兩萬五千騎兵,則是由文水以南十里左右的地方進入深山。
此處山脈雖然比不上太行山,也比不上秦嶺,不過山路依然是崎嶇難行,魏延選擇僅此路向晉中進兵,也是為了打晉中魏軍一個措手不及。
而順著文水走水路的,是護軍都尉田牧。
田牧行軍的速度,并不是很快,他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