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陛下短時間是回不了洛陽...所以老夫提議,奉立齊王為新君?!?
嘶——
崔林這話一出,頓時驚得大殿鴉雀無聲。
皇帝還尚在人間,只是被敵國俘虜,朝中大臣不琢磨去營救天子,反而趁此另立新君?
這——
眾人愣神間,突然一人厲聲喝道:“此計絕不可行,絕不可行。”
眾人聞言頓時回身看去,原來是少府楊阜。
楊阜繼續說道:“天子蒙難,我等朝臣,更應想法去營救天子,哪有不顧天子的安危,卻在此另立新君的道理?”
“楊阜!”崔林頓時怒道:“汝倒是說說,我等該如何去營救天子...汝豈能保證漢軍就不會加害天子乎?”
面對崔林的怒吼,楊阜并未怯懦,他道:“漢軍會不會加害天子,楊阜不敢保證...但是身為大魏臣子,楊阜自知,天子蒙難,我等朝臣就得想法營救天子,不管用什么辦法,也得將天子營救回來。”
“那汝倒是說說,該如何營救?”崔林追問道。
崔林本以為如此可以難住楊阜,但是楊阜卻朗聲說道:“現在應立即遣使去長安,與蜀漢進行談判,讓其釋放陛下?!?
“呵呵呵...”崔林聞言,卻是笑道:“汝以為,那蜀漢朝廷是汝楊阜家的,說讓其釋放,他們就會釋放?”
這個時候,看了半晌的司徒衛臻,卻是開口說道:“老夫以為,楊少府此言在理...先不說天子現在是否安穩,但是作為大魏朝臣,我等也理應遣使去長安爭取一二?!?
衛臻站在了楊阜這邊,頓時大殿上就分成了兩派,一派以司空崔林為代表,他們建議立即奉立齊王曹芳為君,然后繼續派兵與大漢廝殺。
另一派則是以司徒衛臻、少府楊阜為代表,他們建議立即派使者去長安,同時讓大將軍司馬懿,立即陳兵潼關,以此給長安壓力,迫使長安不得加害曹叡,以此來爭取時間跟長安談判。
但是兩邊的勢力旗鼓相當,誰也說服不了誰。
霎時間整個大殿又一次爭吵起來,都想用自己的道理,將對方說服,然后立即施行。
可是——
這樣繼續爭吵下去,就能爭吵出一個最終的結果嗎?
六歲的曹芳,一直看著大殿上兩幫文武大臣的爭論,他雖然只有六歲,但多少也能聽出一點端倪。
同時他也深知,大魏現在遇到了危難。
在此之前,他是皇子,只需要用心讀書,學習知識。
可是現在,聽朝堂這幫大臣的爭論,似乎也和自己有關,因為崔林這幫人,他們的建議是,要立自己為天子。
‘本王才六歲,如何做得了天子?’
緊皺眉頭的曹芳,看著吵得不可開交的大臣們,猛地站起大聲吼道:“別吵了...都別吵了...吵吵吵...煩死了?!?
......
......
第232章:煩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