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丁奉,領兵四萬攻打零陵的諸葛亮;
大將軍諸葛恪領兵三萬進攻建安的馬岱;
左將軍朱據領兵三萬南下廬陵阻擊關索;
大司馬全琮領四萬水軍奔江陵去敵李豐。
這已經是孫權能派出的所有兵馬,整個東吳也就只有水軍十萬、陸軍十六萬,此前呂據的三萬水軍,已經被李豐擊敗,現在水軍就只剩下七萬多人,四萬人由大司馬全琮領去阻擊李豐,剩余三萬則留守江淮沿線,以防曹魏趁機南下。
陸軍方面,十六萬人,一次性就抽調了十萬人南下阻擋三路漢軍,剩余六萬其中兩萬人駐守合肥,四萬人駐守國都武昌,至于其他州郡,只能依靠郡兵駐守。
已經七十歲的孫權,一連幾日也未能合眼。
漢軍此番來勢洶洶,這是他一生以來,面臨的最大考驗,即便是很多年前的赤壁之戰,也沒有讓他如此心慌過。
這個時候,孫權唯一期盼的,就是顧譚了。
算算時間,顧譚應該已經到了洛陽。
東吳之危,只能寄望于曹魏了。
...
公元252年,3月23日。
洛陽皇宮。
御書房。
“大將軍!”大魏皇帝曹芳皺眉問道:“此番漢軍伐吳,我大魏該當如何?”
上午他接見了東吳使臣顧譚,顧譚的意思,他當然知道,東吳希望大魏立即出兵伐漢,如此魏吳聯盟,或可擊敗漢軍。
只是——
曹芳雖然年少,但是天下局勢,他也是十分清楚,現在漢強而魏吳弱,即使魏吳聯軍伐漢,取勝的幾率也不是很大。
曹爽是大將軍,也是托孤輔政大臣,曹芳想聽聽他的意見。
“回陛下!”曹爽淡淡的道:“漢吳兩虎相爭,必然會有一傷。”
“愛卿的意思是...”曹芳問道:“坐上觀虎斗?”
曹爽微微點頭,道:“此番漢吳之爭,正是我大魏從中漁利的好機會...”說著,他頓了頓,然后說道:“若是我大魏現在出兵伐漢,漢軍必將傾盡主力抵擋我軍,如此東吳之危可以緩解...但是...漢軍極有可能轉頭與我軍爭鋒。”
“陛下!”曹爽說著,問曹芳:“我大魏現在能否與漢軍一戰?”
曹芳聞言搖了搖頭,道:“西蜀強勢,暫時不可與其爭鋒,我大魏需得積蓄實力,以待時機。”
“陛下英明!”曹爽道:“雖說漢魏吳三足鼎立,可使三國保持平衡,但是現在西蜀強于魏吳兩國,倒不如讓漢吳互相爭斗相互消耗,等他們打得兩敗俱傷時,我軍在趁機擇優出擊。”
“敢問愛卿!”曹芳又問道:“東吳...能擋漢軍否?”
曹爽的意思,曹芳聽得明白,就是漢魏吳三足鼎立,可以形成一個很好的互相牽制的作用,但是現在西蜀實在太強,若是現在答應東吳的聯盟,讓大魏卷入戰爭當中,那西蜀極有可能棄吳攻魏,那時候東吳不一定就會全力協助大魏牽制漢軍。
既然不能延緩漢軍的進攻,倒不如讓劉阿斗與孫權先打著,等到他們打到兩敗俱傷時,大魏再出來撿便宜。
畢竟,東吳也有二三十萬兵馬,劉阿斗想要快速滅亡東吳,而讓自己不受損失,基本是沒有可能的,他必將付出很大的代價才行。
東吳為了守住疆土,肯定會拼死與漢軍決戰,從而極大的消耗掉漢軍的優勢,而大魏卻是一點損耗都沒有,說不定到時候還能從中撿些便宜壯大自己。
但是——
曹芳現在關心的是,東吳真的擋得住漢軍的進攻嗎?
曹爽聞言搖了搖頭說道:“吳軍善水,陸戰非其長項,漢軍擁有三弓床弩等先進武器,還有大量的騎兵部隊,若是劉阿斗執意要滅掉東吳...”說著,他頓了頓,肯定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