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可以將這八千支火箭槍封給四路大軍,但是其效果,絕對不如交給其中一路,比如水軍李豐這一路更好。
相比于其他三路,都是在陸地行軍,想要不斷推進,就需要一座城一座城去攻打,現在可不像戰爭剛剛開始那般,那時候東吳即使有準備,也沒有現在準備的充分。
比如三路大軍北上時,前面的東吳郡縣,很多守軍都是郡兵,在漢軍強大的攻擊力面前,很快他們就會棄械投降。
現在不同了,三路大軍面前,都是東吳陸軍主力,而且后面的各郡縣,孫權必然也已經有所準備,如果這樣一城一城的打下去,想要打到武昌,可需要不少的時間。
無論是關中之戰,還是大宛之戰、晉中之戰,亦或者后來的西域戰爭,不難發現,劉禪有一個特別的愛好,那就是喜歡中心開花,快速解決戰斗。
現在李豐已經到了江陵,過了江陵就是荊州,而荊州的下一關是江夏,過了江夏就直接面對武昌。
漢軍是順江而下,沿路雖然東吳肯定會派兵阻擋,但是相比于陸地上,水上行軍可就方便得多。
三日后,秦王劉譚領著三萬騎兵,這也是長安最后的騎兵隊伍,還有八千余支火箭槍一路南下直奔江陵而去。
與劉譚同時離開長安的,還有東吳使臣孫弘。
只是這一次孫弘走得很郁悶,因為他這次談判沒有成功,本想假意像大漢投降,孫權自降為王,但是劉禪根本就不接受,而去還讓孫權去夷洲就藩。
呵呵——
這肯定是不可以的。
別說孫弘不敢答應,即使孫權也不會答應。
當然,孫弘雖然談判沒有成功,但是他卻也知道了漢軍又向東吳增兵了,而且是劉禪的皇長子劉譚親自率領。
所以,孫弘不敢耽擱,他是日夜兼程朝東吳趕。
相比于劉譚率領三萬騎兵,還要帶著八千余支火箭槍,行軍的速度,自然沒有孫弘的快,孫弘一行輕裝簡從,不過他們的路程卻要比劉譚更遠。
半個月后,劉譚抵達江陵的頭一天上午,孫弘就回到了武昌。
武昌皇宮御書房內。
孫弘將長安的談判一五一十的告知了孫權,孫權臉色鐵青,因為談判失敗,漢軍又增加兵馬,這讓他本來就憂心忡忡的心情,就更加郁悶了。
“汝不是說,只要朕自降為王,那劉阿斗就會同意退兵嗎?”孫權怒目圓睜瞪著孫弘,問道:“如今朕已經答應自降為王,但是漢軍不但未退一兵一卒,反倒是又增派了兵馬。”
“啊!”孫權很生氣。
其實這一個多月,孫權過得是非常的糟糕的,幾乎沒有一夜睡了一個安穩覺。
半個月前,合肥已經被司馬昭攻破。
與孫弘當初說的差不多,司馬昭攻占合肥之后,很快便準備起兵南下進犯江南。
不知道是老天爺開眼,還是父兄在天有靈。
正當孫權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兩面面對漢軍和魏軍時,就在十天前,魏軍已經陳兵江北,準備渡江南下的時候,司馬昭撤軍了,而且是率領主力撤退了。
即便是合肥,他也只留下了一萬人鎮守,其余主力全部被他帶著直奔洛陽而去。
為什么?
眼看就可以跨江攻擊東吳腹地,而且此刻東吳主力全部在南境,根本沒有更多兵力阻擋魏軍的時候,司馬昭卻將十萬魏軍主力全部撤走。
他是瘋了嗎?
其實得知合肥失守,魏軍正準備南下時,孫權都已經在琢磨遷都,或者說逃命的事情。
因為他很清楚,一旦魏軍越過長江,東吳必亡。
雖然武昌現在還有幾萬人馬,但是魏軍是十萬精銳,武昌城的幾萬人馬豈能擋住曹魏這十萬虎狼之師?
想都不用想,只要魏軍兵臨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