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江面水位上升了不少,秦王劉譚大喜不已,特別向鄧艾拱了拱手,說道:“多虧士載將軍的良策,要不然我軍還將受困于此,士載將軍,請受本王一拜!”
說著,劉譚就打算向鄧艾行禮。
“使不得,使不得!”鄧艾趕忙上前阻攔劉譚,他只是一個新近的降將,那能承受堂堂大漢皇長子的大禮。
“末將能為殿下效勞,這是末將的榮幸!”
通過這幾日的相處,劉譚對這個新近歸降大漢的戰將,那是由衷的佩服,以前只是聽父皇說過,曹魏有幾位能力不錯的戰將,其中就包括了這個鄧艾。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初鄧艾來到軍中時,劉譚才對他表現的特別禮貌。
人才嘛,誰又會不喜歡。
這幾日,他多次與鄧艾交流,談及天下大勢,世間格局,他對鄧艾的看法頗為欣賞。
其實鄧艾也差不多,以前對于大漢這個皇長子,聽說得并不多,只是在降漢之后,才聽漢軍講了一些這位秦王殿下的一些功績。
不過都是在西域發生的。
大漢征伐西域,目前還在西域建立了兩個強大的王國,雖然鄧艾沒有去過西域,但是對于西域發生的一些事情,他多少還是聽說了一些。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初司馬昭被魏軍團團包圍時,他已經不對曹魏報任何希望,因為他們已經不在是大魏臣子,即使他們是大魏的戰將,他也清楚,以現在大魏的實力,根本無法與不斷崛起的大漢相抗衡。
最多,也只是延遲滅亡的時間而已。
對于鄧艾的謙遜,劉譚很是滿意,轉身看向諸將,突然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道:“傳令全軍,揚帆起航...”說著他又看向遠處吳軍的水寨,朗聲說道:“今日一戰,勿必全殲東吳水軍。”
“諾!”
眾將聞聲應諾。
很快,七十一余艘大小戰船,有序的向前航行,他們的目標直指遠處的東吳水寨。
...
“諸將聽令!”全琮長劍拔出,沉聲說道:“今日一戰,需得全軍用命,否則我東吳必危...擊退漢軍,是我軍今日的目標。”
“諾!”
數十員東吳將領,也是高聲應道。
江面水位上漲,他們已經預料到,漢軍必然很快就會向他們發起攻擊,而且今日一早,他們也已經發現,此前一直停靠在水寨里的戰船,全部離開水寨,在對面的江面上擺開。
漢軍要發動進攻了。
既然江中的暗樁已經無法阻擋漢軍前進,那就只有用他們火槍,還有他們手里的弓箭,去阻擋漢軍,即使漢軍手里有恐怖的炸藥包,他們也得向漢軍沖過去。
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
再退,那就會將國都武昌,暴露在漢軍的炮火之下,作為大吳最強的軍事力量,水軍若是再退。
大吳...休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