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國:這個阿斗不用扶第426章:艱難抉擇
大漢興漢十四年(公元253年)六月六日。
洛陽城,東、北、西三門。
每座城門外,都有七八萬漢軍已經(jīng)擺開陣勢,無數(shù)的旌旗隨風飄揚,在隊伍的最前面,整齊擺放著二十門漢王炮。
漢王炮距離洛陽城門,都只有不到六百步。
每一門漢王炮的旁邊, 站著幾名炮兵,在他們的旁邊,則是整齊堆放著數(shù)箱特制炮彈。
他們就等著一聲令下,他們就會將這些炮彈,全部射向不遠處的曹魏國都洛陽城。
除了東北西三門,在洛陽城南門,漢軍集結(jié)了十余萬馬步軍,漢王炮更是多達五十余門,炮彈三千余發(fā)。
炮兵后面,是漢軍的中軍。
正中間一輛特制馬車上,坐著一位滿頭銀發(fā)的老者,他十分悠閑的揮動著羽扇,此人便是大漢丞相諸葛亮。
諸葛亮今天的心情非常愉悅,而且還有些激動。
只見他微微看向天空,心中默默念叨著...先帝啊,您一生未完成的心愿,今日我們就要替您完成。
...
亮依然記得,那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的夏天,您與關張二位將軍三顧臣之茅廬,隨后亮便追隨先帝南征北戰(zhàn)。
棄新野、走夏口、聯(lián)合東吳發(fā)動赤壁之戰(zhàn)。
入益州,戰(zhàn)漢中,終于達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而后夷陵之敗,永安托孤。
想到這里,諸葛亮不由得有些傷感起來,這幾十年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幸好天子賢明, 大漢才能不斷崛起。
今天——
大漢興漢十四年(公元253年)六月六日。
大漢集結(jié)近四十萬大軍, 陳兵曹魏國都洛陽城下。
還有百余門先進的漢王炮。
復興漢室, 天下一統(tǒng),就在今日。
在諸葛亮的右側(cè),一位年輕的戰(zhàn)將,威風凜凜,他是大漢皇長子秦王劉譚。
劉譚十五六歲時,就跟隨父皇征伐西域,后又南征東吳,十余年間,劉譚參與過的戰(zhàn)斗,已經(jīng)多達百余場。
而今天,是他最興奮的一天。
滅魏——
滅魏!
劉譚做夢都想要隨同父皇領著大軍,殺奔洛陽而來。
今天,他夢想成真了。
在劉譚與諸葛亮的中間,一位騎著汗血寶馬,身著黃金戰(zhàn)甲的中年男人,他看向前方的洛陽城。
‘三國,三國,三國終將歸漢!’
突然——
中年男人淡淡的道:“相父, 傳令吧!”
諸葛亮聞聲應諾:“老臣領旨!”
沒錯, 這位中年男人,正式大漢天子——劉禪。
隨后諸葛亮看向身旁另一側(cè)的費祎,費祎很聰明,他知道丞相的意思,早在今日出陣之前,諸葛亮就與他交代過了。
費祎輕輕一揮馬鞭,旋即沖出戰(zhàn)陣,直奔洛陽城門而去。
洛陽城頭。
“丞相!”
一個中年戰(zhàn)將,弱弱的道:“是否攻擊?”
他們看到了漢軍陣中,有一騎,正奔城門而來。
“不可妄動!”陳泰道:“漢軍并未發(fā)動進攻,此人必然是來談條件的,切先聽聽他說些什么。”
“諾!”
中年將領應了一聲。
此時的洛陽南門城頭,早就嚴陣以待,三弓床弩、霹靂炮、火箭炮已經(jīng)準備就緒,隨時等著向城外射擊。
城墻跺口,弓箭手們的弓箭已經(jīng)滿弦。
費祎越走越近,近得都能看清那一支支鋒利的箭頭,但是他卻沒有一絲膽怯。
一百步。
八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