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羅馬的貧苦大眾。”
說完這番話,劉焱沒再說話。
兩萬多羅馬降兵,人數不少。
但是,劉焱并不打算將他們全部留下,畢竟他們是在打不過的情況下,被迫投降的。
要留,就得留下真心臣服者。
對于那些不愿意投降,但又不得不投降的羅馬兵,留下一點意義都沒有,反而有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但是——
又不能將他們全部殺掉,如果真的將他們全部殺掉,接下來西征的路上,羅馬人必將拼死抵抗,這不是大漢想要的結果。
大漢西征,目的是要徹底征服羅馬人。
這是此前劉禪對他說的。
當然,這幾年劉焱在泰西封做大明國王,也感受到父皇的英明之舉,大明王國的國策,就是無論是漢人,還是原來的薩珊人,大明對他們都市一視同仁。
沒有誰更高貴,也沒有誰更低賤。
朝廷各級官員,必須嚴格執行服務于民的宗旨。
經過幾年的統治,大明王國已經逐漸走上正軌,國內的各族人民相處得也非常融洽。
或許剛開始的時候,薩珊人還會有些抵觸漢人,覺得漢人就是異族,就是入侵者。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在漢人的統治下,百姓都有房住、有衣服穿、有田地種、而且還能通過讀書、習武,然后參加朝廷的考核從而為朝廷效力。
這一切,漢人并沒有優于薩珊人。
老百姓都是淳樸的,他們的要求也并不是特別高,只要誰不讓他們挨餓、挨凍、被欺壓,他們就會擁護誰。
漢人與之前的薩珊人、帕提亞人,都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如今西征羅馬,自然是希望以同樣的方式,徹底征服羅馬人。
是去還是留。
完全留給了兩萬多羅馬降兵降將自己選擇。
劉禪站在城主府三層陽臺上,安靜的看著樓下廣場上的一舉一動,劉焱剛才的演講,他很滿意。
有子如此,朕有何求也?
在他旁邊站著鄧艾、田牧、司馬炎、曹芳。
劉禪用余光看了一眼司馬炎,暗自嘀咕道,汝雖然也叫著司馬炎,只是可惜你娘不是王元姬,所以做不了晉武帝。
當然,即便是歷史上的司馬炎,其實也不怎么樣。
初期也就是依靠父輩們打下的基礎,坐收漁翁之利而已,但是統治西晉期間,也曾做出過很多的荒唐之事。
汝知羊車望幸否?
想到這里,劉禪不由得微微一笑,心說王元姬是個好女人,只是可惜司馬昭的基因不太好。
看看吧——
樓下的劉焱,也是王元姬所生,只是他的父親是朕。
就在劉禪暗自得意自己兒子有出息的時候,樓下的羅馬降兵們,好像做出了選擇。
回羅馬!
大約有差不多三四千人,他們選擇了離開回羅馬,畢竟無論是大漢皇帝,還是大明國王,他們都是漢人,并不是羅馬人,即便他現在說得再好聽。
異族也——
當然,這三四千人并不是一起離開的,一開始他們還是有一些擔心的,雖然劉焱說過不會阻攔追殺。
但是,他的話可信嗎?
所以開始只有幾個膽大的降兵,選擇了離開,但是劉焱說道做到,不但沒有派兵阻攔,而且臨走時,還給他們每人發放了兩枚一元的銀幣、以及一些壓縮餅干作為干糧。
銀幣——
羅馬降兵們,當然知道這東西是什么。
羅馬人也使用錢幣,只是錢幣上的圖案和文字不同而已,這可是驚呆了其他的羅馬降兵。
領完銀幣和壓縮餅干,他們就這樣毫無阻擋的離開了拜占庭。
看見前面有人平安離開,后面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