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臣民們響徹天際的喊聲,劉禪突然有些感動,這或許就是民心吧。
“陛下!”
丞相諸葛亮,再一次上前拜服道:“天意不可違,恭請陛下應允,封禪泰山?!?
“恭請陛下,封禪泰山?!?
所有的鋪墊已經全部就緒,劉禪這個時候如果還想退卻,就顯得有些矯情了,當然,他的心里也非常樂意舉行這樣一場封禪活動,從而讓天下百姓,可以安心太平。
劉禪頓了頓,似乎有些為難的道:“既然這是上天的安排,朕也不可違逆...朕決定,封禪泰山!”說著他看向丞相諸葛亮道:“相父,封禪泰山的禮儀等,朕就交由相父操辦?!?
“老臣領旨!”
諸葛亮當即應諾道。
“大漢萬年!”
“大漢萬年!”
霎時間,大漢萬年的聲音響徹長安城上空。
再次回到未央宮,劉禪的心情非常不錯,當然并不是因為他已經答應封禪泰山,而是他終于可以清閑一段時間了。
畢竟封禪泰山,這是個大事情,不可能幾天之后就得辦。
估摸著真正封禪泰山,短則數月,長則數年。
古人對這些禮儀,良日是非常在意的。
只是,當劉禪心情舒暢的回到未央宮,皇后張鴦卻有些焦慮的來到宣室殿。
“鴦兒?”
劉禪不由一愣,張鴦無論是做皇后,還是之前做妃子,她都很少到宣室殿來。
“鴦兒拜見陛下!”
“快免禮!”
劉禪急忙扶起張鴦,有些慌張的問道:“出了什么事情了?”
看張鴦有些緊張,一看就是遇到了什么麻煩事情。
張鴦起身后,皺眉道:“陛下,剛才二兄傳來話說...”張鴦這話剛一出口,劉禪就有些緊張了,他自然知道張鴦口中的二兄是誰。
張鴦的二兄不是別人,正是以前在成都時,就陪著劉禪各種折騰的張紹,在此之前,張紹奉命出鎮益州,擔任益州牧。
只是——
在劉禪西征羅馬期間,太子劉諶將其召回長安,讓他擔任起了光祿大夫,主管皇陵督造。
張紹這個時候傳話進宮。
“是不是皇陵出事了?”劉禪焦急的問道。
張鴦微微點頭,道:“是,二兄說,前段時間梁山附近連日降雨,昨日查看地宮時,發現皇陵漏水嚴重。”
“這...”
劉禪有些慌了,皇陵是他百年之后的陵寢,現在里面已經安葬了先皇后張鴛,此時聽到皇陵漏水,他有些坐不住了。
“走!”劉禪當即道:“起駕皇陵,朕親自去看看。”
“鴦兒也想去?!睆堷劦馈?
劉禪沒有反對,點頭道:“好,鴦兒隨朕一同前往?!?
臨行前,劉禪吩咐駙馬諸葛瞻,將他要去皇陵的事情,告訴丞相,朝中的政務,他現在倒也不擔心,這幾年朝廷的政務,一直都是太子在打理。
第二天中午。
梁山——
“拜見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紹領著一幫主官皇陵修建的官員,來到大堂拜見劉禪。
“諸位都平身吧!”劉禪微微抬手,然后看向張紹問道:“說說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陵漏水,這可是大事情。
張紹急忙上前,躬身道:“回陛下,日前連日降雨,導致地宮出現了滲水,應該是積水所致?!?
“朕的地宮里,難道沒有修建排水設施?”
“回陛下!”張紹皺了皺眉,道:“排水設施已經規劃,但是還未開始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