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嬤嬤,您是什么時候進的宮?”宛瑩隨意地問道。
“老奴是十二歲進的宮,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了。”姜嬤嬤道。
“嬤嬤怎么沒在二十五歲的時候出宮嫁人,或者與家里人團聚?”宛瑩問道。
“家里沒人團聚了。都在饑荒中死了。老奴當初也是為了吃飽飯,才進的宮。”姜嬤嬤道,眼里竟然少有地有了一絲追憶。
宛瑩聽著這樣的沉重的話,有點不知如何聊這樣的話。她是沒有經歷過那種沒東西吃的境況的。
其實人是很難感同身受的,除非有相同的經歷。
“到了二十五歲的時候,原來很多一起伺候的姐妹都出宮嫁人。可是也沒幾個過得幸福。她們年紀大了,出去嫁的人要么不是死了老婆,剩下一堆孩子要養活,要么就是男人本身就有什么缺憾,沒幾個如意的。”姜嬤嬤道。
“這么說,倒是嬤嬤留在宮里頭,反而倒好一些。”宛瑩道。
“是的。老奴就是這么想的。而且老奴跟了一個很好的主子,就是貝勒爺的額娘,德妃娘娘。娘娘對我們下人并不算苛刻,相反她還很好,體諒人。”姜嬤嬤說到德妃的時候,一臉的崇拜。
德妃出身也不高,娘家只是個下三旗的包衣奴才。這在宮里頭,簡直低得不要再低了。
與其他四妃相比,德妃的出身最低。
不過,她卻從一個官女子爬到一宮主位,還能為康熙爺生了三胎,可見是非同一般了。
大抵,宮女們都暗暗羨慕德妃吧,都依她作為榜樣,活著吧。
就連姜嬤嬤,神情里分明就是羨慕和向往。
“嬤嬤,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德妃娘娘那邊的際遇的。”宛瑩沒大沒小地說了一句。
姜嬤嬤眼里閃過一絲驚訝,可隨機又消失不見了。
因為宛瑩說得沒錯,多少宮女是白了頭,都等不了君王的臨幸。
正在這時,外面秋橘站在門口稟報:李側福晉來了。
宛瑩在心里“嗷”了一聲,心道:她怎么來了。
姜嬤嬤連忙起身,春花也立刻搬開了繡凳。
“老奴去門口迎迎側福晉,格格還得起來。”姜嬤嬤道。
宛瑩知道姜嬤嬤這么做是為自己好,遂讓春花扶著自己起來更衣。
李氏走進廊廡,眼看著就要到了宛瑩的主屋了。
不過她走得很慢,倒是給宛瑩更衣的時間了。
待她剛好走到門口,就見姜嬤嬤和宛瑩迎在福身在門口了。
“哎喲,董妹妹,你快起來。本側福晉聽說你病了,特來看看。”李氏連忙讓自己的丫鬟去扶宛瑩。
“多謝側福晉。側福晉請進!”宛瑩就勢起來道。
李側福晉進屋后,便坐在了堂屋的正位上,宛瑩自是走到另一邊陪坐著。
“妹妹,你怎么這么不小心!這懷著身子,最害怕的,就是生病!”李氏瞧著宛瑩道。
“多謝側福晉掛心,妾身已經無大礙了。是著了一點風寒而已。”宛瑩賠笑道。。
“妹妹,姐姐也沒什么好東西,就是幫你拿了一點兒補身的東西。”李氏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