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離京城的距離四千余里路,吳應熊一開始害怕頂上青青草原,所以一路緊趕慢趕的,一天下來倒是也能走上二百來里路。
不過行程過了一半的時候,皇宮里的假太后毛東珠傳來了消息,已經把建寧公主嚴加看管起來,身邊的下人也換成了宮女,一個太監也沒留下來,吳應熊這才放下心來,也沒再刻意加快行程,而是一路緩行,古時候的生態環境沒遭到破壞,別說一些風景名勝之地,就是官道兩旁都是青山為伴,綠水為鄰,吳三桂透過馬車的小窗戶看出去都覺得心曠神怡!
后半段的行程吳應熊盡情的享受著二美同行的愜意感,吳應熊也算是明白為啥原著里韋小寶為啥這么稀罕雙兒了。
雙兒的乖巧、可人不得不讓人喜歡,一路上盡心盡力、忙前忙后的照顧著吳應熊的起居,甚至可以說是把吳應熊寵到了骨子里。
吳應熊一路以來是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看起來倒是越來越有紈绔的架勢了!
唯一讓吳應熊有些奇怪的是居然一路順風順水,沒人來刺殺自己。
可吳應熊哪里知道,楊溢之帶了百余名護衛其中有七八十人身經百戰的悍卒,還有金頂門的高手、這些年王府在江湖中召集的高手,還有王府這些年各處收羅的孤兒培育的高手。
楊溢之跟著吳三桂行軍打仗多年,肚子里也有幾分行軍打仗的本事。一路的行程楊溢之已然早早的規劃好,每到一處就有擅長輕功的探子早早的去前方探路,發現情況不對立馬派出人馬剿滅,這才有了吳應熊一路的安穩。
這一日,吳應熊一行的隊伍終于是來到了河北保定地帶,眼看就要出保定地界,出了保定離京城不過只有百余里的距離。
隊伍行到一處山谷,騎馬走到最前面楊溢之看著山谷的地形,拉住了拴馬的韁繩,眉頭一皺向身后的副官問道:“可有探子回報?”
副官說道:“還沒有!”
楊溢之聽了眉頭皺的更緊了,說道:“此處官道從山谷穿過,官道兩旁都是七八米高的懸崖,極其適合埋伏,探路的斥候理應回來回報才是,為何一點動靜都沒有?情況不對!”
副官抱拳說道:“楊將軍,是有些奇怪,不如讓末將帶些人去兩旁的山崖去看看!”
楊溢之想了一下說道:“也好,你速去速回,小王爺的車架先在此處修整片刻等你回復!”
副官領命,剛想離開,這時吳應熊坐在馬車里感覺馬車停了下來,于是撩開馬車的門簾。沖著最前面的楊溢之喊道:“楊大哥,發生了何事?”
楊溢之和副官聽到了吳應熊的聲音,連忙調轉馬頭到了吳應熊身邊,下了馬說道:“小王爺,前面的情況有些不對,謹慎起見,末將想讓人探探路在繼續走!”
古時候坐馬車長途趕路可沒有想象中舒服,而且所謂的官道也不過是稍微寬點的泥巴路而已,有些路斷還有著坑坑包包的,顛簸的厲害,還好吳應熊不暈車,要不然一路上不知道要吐多少次,雖然馬車里鋪著厚厚的墊子,吳應熊還是覺得屁股疼的厲害。
這會聽著楊溢之的話,從馬車里出來,跳了下來,跟吳應熊一起坐在馬車里的蘇荃和雙兒也跟著吳應熊一起下了車!
吳應熊走到隊伍最前面,瞅著不遠處的山谷,就算吳應熊不通兵法也能看出這的確是個埋骨的好地方,呸,不對!是埋伏的好地方!
吳應熊問道:“楊大哥,你準備派多少人去探路?”
楊溢之回答道:“十來個王府的好手應該是夠了!”
吳應熊聽完想了想,這兩邊山崖要是真有埋伏只怕最少也有四五十人,派十來個人去只怕是送菜!于是問道:“楊大哥覺得讓胖頭陀去看一看如何?”
胖頭陀現在是平西王府毫無爭議的第一高手,人雖然胖,卻是個靈活的胖子,輕功也是厲害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