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滸開始:我的蛙崽給力
只是這次童貫從自己手里搶東西,蘇驍也不打算放過他,既然你想要為君分憂,那就讓你知道這燕云十六州不是那么好拿的。
雖然現在遼國能夠抵擋金國,但是遼國終究會被金國所滅,到時候遼國權貴想要逃跑,就只有南面和西面。
南面是蘇驍在把守,遼國權貴腦子沒壞的話,肯定會避開自己。
南面行不通,就只有往西跑,童貫在遼國權貴的眼中,可沒有多少威脅,到時候西京大同府就會成為遼國權貴們的目標。
蘇驍知道收復燕云十六州的話可以封王,那丟了燕云十六州的話,會不會被誅九族?
童貫是個太監,他有沒有九族呢?這還是一個問題。
就算遼國放過童貫,金國同樣是一頭貪婪的餓狼,金國絕對也會對燕云十六州做試探,到時候看看童貫能不能夠堅持下來吧。
相比西京道,南京道也是比較繁榮的,從哪一個方面看,蘇驍都不虧什么,所以才不會有什么反對意見。
蘇驍的郡王印璽和袍服都已經送來,蘇驍是可以穿著蟒袍了,不過蘇驍更喜歡隨性的便裝或者盔甲。
而茂德帝姬就需要等等了,蘇驍的戰事還未結束,遼國尚在抵抗,什么時候遼國徹底被消滅,完成了和金國的盟約,茂德帝姬才會來和蘇驍成親。
不過蘇驍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王爺,這析津府距離東京汴梁有點遠,而且靠近北地,如果把王府建在這里,恐怕不妥吧。”
李助對蘇驍說道,他這還是第一次提出不同的意見。
因為蘇驍想要把自己的王府建在析津府,這不僅僅是因為析津府是前世的首都,更重要的是,蘇驍治下,沒有幾處合適的地方。
清河雖然是蘇驍發家之地,可是清河位置有點尷尬,距離大宋的重鎮都比較近,沒有發展的潛力,而且離得近,什么事都容易擦上邊,還是躲遠點。
至于其他地方,都是一些小城鎮,如果發展的話,投入會很大,唯一合適一點的就是河間府,但那里蘇驍并不怎么喜歡。
而析津府雖然靠近北地,但蘇驍什么時候怕過,而且這里是遼國五京之一,遼國已經投入不少,給蘇驍了一個不錯的根基。
更重要的是,析津府距離渤海灣比較近,還有河流直達渤海灣,只要稍加修正,析津府就會有非常便利的交通。
雖然滄州那邊更靠近海,但是滄州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在黃河下游,古代的黃河都是比較暴躁的,改道那是常有的事情,蘇驍可不想自己辛苦建立的城池,第二天就被黃河的泥沙給淹沒了。
東京汴梁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被淹了一次又一次,城池被埋了一層有一層,后世的汴梁,就是建在泥沙上的一座新城,那些皇宮什么的,也是后來為了觀光旅游而新建的,和現在的東京汴梁是差遠了。
相比較之下,析津府各方面都要強不少,蘇驍選擇這里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王爺可是想要跳出大宋的管轄?”
聞煥章倒是沒有那么激烈的反對,他試圖分析蘇驍的選擇。
“有這么一個原因,但是析津府擁有超乎清河的便利,有海運可以直接運糧到析津府,而且這里地勢平坦,可以擴建。”
蘇驍簡單說了一下理由,這個時代的人,普遍眼界受限,只盯著中原地帶,逮著中原猛薅羊毛。
結果把中原薅的,到了未來,周圍省市都是各種的快速發展,只留下中原好像是蝸牛一樣,努力的一點一點向前挪,雖然有政策原因,但是被消耗底蘊太多,也是一個因素。
“那屬下支持王爺在析津府建設王府。”
聞煥章考慮事情就比較全面,一個城池能否建立起來,首先考慮的就是交通問題,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