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滸開始:我的蛙崽給力
一個月后,蘇驍“出關”,趙福金帶著其他后宅的女人迅速來迎接蘇驍,一回生二回熟,這次她們就不再哭哭啼啼,畢竟蘇驍說過,以后閉關的次數還會有很多,還不如早點習慣。
但是一個月未見的相思之苦是習慣不了的,哪怕蘇驍并沒有禁錮后宅,而是讓她們隨意玩樂,那也無法改變她們想念蘇驍的事實。
孩子們也都很想念蘇驍,加上他們母親的教導,讓他們對蘇驍很是親切,就是有點少年老成,缺少活力,這也是沒有辦法的,古代的教育讓孩子需要快速成長,有的家庭把孩子逼迫的,四五歲就失去童趣,變得和大人一樣,這放在未來的話,是要被批判的。
出關之后,蘇驍陪著家人好好玩了兩天后,才開始辦公,首先是處理閉關這一個月來積攢的公文,其實都已經經過蔣敬、蕭讓等人的篩檢和審查,蘇驍只需要看一眼這些公文處理的是否有問題。
如今蘇驍治下已經沒有朝廷的撥款,蘇驍治下的一切問題,都是由蘇驍自己一個人掏腰包,比如旱了澇了,蘇驍都要出錢賑災,同樣的,軍隊也是蘇驍自己出錢養著。
相應的,蘇驍治下的官員,全部是蘇驍委派,除了名義上蘇驍還是趙佶的臣子之外,蘇驍這里都已經可以算是單獨的國家,是大宋的屬國。
一切自治的后果就是,蘇驍需要看得公文也增加不少,什么地方出現干旱就必須調派糧食去,什么地方出現瘟疫,就要把安道全給派去。
在這里,唯一不會出現的就是匪患,所有的匪盜都知道,蘇驍的治下是一個禁區,敢在蘇驍治下作亂的匪盜,都會成為蘇驍軍的練兵對象,包括到蘇驍治下侵擾的外地匪盜,蘇驍軍都會毫不講理的殺出自己的地盤,進行剿滅,其他地方的官員也是不敢言語。
還好這些年還算是風調雨順,沒有出現明末那種小冰河時期的特殊氣候,華夏歷史上有幾次小冰河時期,分別是殷商末年到西周初期,東漢末年到西晉初期,唐末五代到北宋初期,明朝中后期到清朝中期。
蘇驍現在正好處在兩個小冰河期中間,就算有干旱洪澇,也不嚴重,調撥一些錢糧就能夠解決。
雖然需要負責這么大的區域,蘇驍并沒有感到有多吃力,一方面是蘇驍有煙酒等高利潤貨物,另一方面有島國石見銀礦的支撐,蘇驍的資金也很充沛。
而且蘇驍治下稅制明朗,沒有苛捐雜稅,所以工商業發展要遠超北宋其他的地方。
蘇驍也彷照后世的稅制,輕農稅,重工商稅,讓農民可以休養生息,能夠繁衍更多人口,人口增加了,就代表著有人口的紅利,農民有錢之后,就會開始消費,工商業也會發展起來,自己到時候光靠稅收,就可以養活治下的官員、軍隊。
目前看來,一切都是按照蘇驍設想的發展,蔣敬、蕭讓等人處理的不錯,蘇驍只需要稍微調整幾個政策就行了。
處理完公文,蘇驍就讓去津門找凌振來,如今蘇驍的地盤擴大,就在后世天津那里,蘇驍讓人在那里建造了新城,命名為津門,同時建造了新的船廠,凌振的炮廠也轉移到津門,這里靠近析津府,方便蘇驍隨時召喚。
同時把鐵匠坊的領頭找來,蘇驍知道小手工作坊的弊端,所以直接組建了鐵匠坊,把一批鐵匠集中起來給自己工作,當然,薪水也是很豐厚的,所以不少有手藝的鐵匠都想加入到鐵匠坊,畢竟只打造農具是掙不了多少錢的,而加入到鐵匠坊,不僅旱澇保收,還時不時的有獎金,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金飯碗。
一天后,凌振和湯隆出現在蘇驍面前,沒錯,就是金錢豹子湯隆,他的手藝還算不錯,被蘇驍提拔為鐵匠坊的管事。
“你們兩個看看這兩張圖紙,需要多久給本王拿出樣品來。”
蘇驍把煉鋼爐和燧發槍的圖紙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