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現在大搖大擺地在南頓國搞大建,陳國的便宜老丈人壓力真的山大。
陳國人才本來就有點凋敝的意思,結果還被弄走了一個媯田一個尾田,更是讓陳國上下,都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一統淮水的李解,在他們看來,是比當年徐國還要生猛的淮水霸主。
徐國當年耀武揚威的時候,還有周天子和楚國人可以搞他們,現在有個屁啊。周天子自己天天在家玩泥巴也就算了,楚國更矬,大別山以東的地盤,全都丟了干凈!
李解無人能治啊,光靠陳國那點實力,那頭來抗衡李解的兵鋒?
更讓陳國上下非常惡心的是,他們就算想要求援,離陳國最近的友軍,居然是逼陽國的部隊。
而逼陽國,現在已經變成的吳國傅城。
總不能說陳國找吳國人來攻打李解吧!
陳國有陳國的糾結,李總裁自己也不想太過刺激陳國上下現在脆弱的神經,可事情趕上了不是?
現在地盤夠大、百廢待興的,也就只有南頓國,其余地方,都算是“熟地”,一個蘿卜一個坑,也該給小弟們弄點福利。
戰斗序列中的隊長級人物,也并非人人都想繼續砍人,不想砍人的,功勞夠了,跑去地方上做個縣尉,并沒有什么不好的。
相對安全的后方,縣尉的作用,也就是維持治安和抓捕盜賊,然后震懾一下不老實的小股野人以及夷人。
長遠來看,升遷是沒啥希望了,但旱澇保豐收,到退休的年齡,待遇總歸是不會缺少的。
那些個有雄心壯志的,能不能繼續活下去,還兩說呢。
像南頓國這種國君不死、國情混亂、政局動蕩、經濟崩潰、人口凋敝的國家,確實是非常適合“休克療法”,擺爛到底,爛無可爛,也就能觸底反彈。
這樣的地方,用來拉攏一個萬中無一的頂級人才,并沒有什么過分的。
以中行云帶來的資源,一個南頓國改造了讓他去治理,還有點大材小用的意思。
不過這也是李解深思熟慮過的,中行云能不能契合淮中城的模式,還是個未知數。列國貴族送到淮中城的子弟,并不在少數,李總裁可不認為這些家伙就全都是天生的米蟲,除了吃啥也不會。
實際上這些家族廢物經過錘煉之后,表現出來的個人素質,明顯遠遠好于庶民、野人。
同樣都是掃盲,貴族子弟明顯進度要快得多,他們接受的能力也強得多。
畢竟,識字訓練這種事情,他們從小就已經經歷過,基本的算術也自有章法,這種優勢,他們自己未必懂,但表現出來的,就仿佛是貴族子弟要比庶民、野人“聰明”得多。
這些家伙一開始并不能迅速融入淮中城的制度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熟悉過后,也就逐漸適應。
李解琢磨著,就算中行云各種天才,想要適應淮中城,也總得需要點時間。
一個新地盤的一把手過渡一下,既不傷面子,又能臨近觀察看看成色,也算是兩全其美。
將文書寫好之后,空白的委任狀上,早就蓋好了吳王印璽。
有吳王印璽的文件有兩份,一份自然是委任狀,另外一份則是建制郡縣的政令。
和委任狀一樣,建制郡縣的政令,也是空白的,打下一塊地盤,李解愿意搞一個縣出來,就在上面填名稱,然后就姑蘇報備一下,這就完事兒了。
反正以前吳國也是這么統治的,打到江北打過淮水,從來都是這么瞎雞兒操作,老妖怪完全沒把到手的地盤當一回事。
在老妖怪看來,憑寡人的這身威風,什么阿貓阿狗不都得伏低做小?
政通人和這種事情,不就是靜置十來年就能水到渠成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