肏!肏!肏!肏!肏!娘個¥#&¥!”
面對一堆零配件無能狂怒的李總裁瘋狂地口吐芬芳,一只木制輥筒已經被他大力出奇跡踩成了好幾截,周圍都是碎片,還有瑟瑟發抖的學生們。
“馬勒戈¥#!”
抓狂地蹲在一旁,用力地搓著頭皮,雖然是毛寸,但因為毛發濃密,搓起來竟是有簌簌聲。
“要是來一支煙壓壓驚就好了。”
感慨了一聲,李總裁突然想起來,自己貌似不抽煙啊。
不過那種感覺,真的是很強烈。
“他媽的!”
瞇著眼睛,李解還得重新琢磨一個問題:毛絨分梳機的幾個改型都失敗了,接下來還要不要改。
他已經嘗試過了重力分離,有效果,但總體來說沒卵用。
當初在學校里學的,就算是老前輩攢出來的第一套機子,那也是現代化大生產的高端貨。之后幾十年的歲月中,也就是在這個基本型上修修改改,無非就是加了自動化、數字化,本質沒變。
至于說其它類型的,就手頭這點家當,玩個雞兒。
“老子就不信了!艸!”
發泄了一通,李解又站了起來,抄起圖紙,在辦公桌上鋪開,然后重新琢磨一個分梳機械。
毛絨分梳來硬的,倒也不是沒辦法,人工鐵梳子控制齒密度也行,就是對絨毛纖維的傷害比較大,折損率也比較高,但總歸是有辦法的。
但這是李總裁的底線,真要是硬上堆人力,他大工程還搞不搞了?
區區毛絨而已。
在普通人的觀念中,羊毛加工只有綿羊才可以,山羊就是做個毯子、皮子外加熬個羊湯,那就完事兒了。
實際上并非這么一回事,山羊毛和山羊絨加工,一直都是高附加值的產業。尤其是后者,交易單位就倆,一個是噸,一個是克。
一條像模像樣的羊絨衫,有個二三百克羊絨,那就是非常非常好的料子。
李解還沒畢業那會兒,有一次實習就是去羊毛精梳廠修機子,最后廠子老板做人也地道,臨走之前,一人一條羊絨衫。李總裁跑隔壁學校找了個姑娘,打折八百塊就賣給了她。
山羊的問題在于,不管是毛還是絨,產量都特別低。
硬要做一個量化的話,大概就是一萬只成年山羊出五千斤,有高有低,但誤差算是有限的。
這個數據,放工業時代,肯定沒啥毛病,因為利用率高。
但農耕時代,這就有點糾結了。
一個游牧放牧為生的部落,有沒有一萬只羊都是兩說,至于農耕區,牛羊雖然也有飼養,但只要看羊肉是專供貴族食用,就可以想象其數量,也不會太多。
不過現在不同了,農副產品多樣化之后,跟著沙瓜混的團隊,居然在沙洲、草地、灘涂都開辟了牧場,牛羊存欄率大大提高。
隨著南苜蓿、大豆、蠶豆的種植面積大大增加,土地產出有了富余,這些富余,除了一部分轉為種子、庫存之外,二次加工之后,就是非常不錯的飼料。
目前的淮中城,未來的淮中城,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能撐起大規模但小型化的半放牧半圈養。
這是由一個個小型化的農場組成,但總量卻是大規模的養殖模式。
其中一個重要性,就是沙瓜在尋找騾子過季青飼料的時候,無意中發現沿海沿江地區,有一種類似馬齒筧的野菜,分布廣泛卻又產量旺盛,最重要的一點,不占據耕地,在一定的鹽堿地和海侵地,都能生存。
那么沙瓜要做的,就是組織人手,將這些不知道算不算野菜的玩意兒收集起來,或是做成青儲料,或是曬干脫水然后粉碎,做成干飼料。
天下諸侯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