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何物?”
白沙村外有個布告欄,布告欄旁邊日常掛著一塊木板,上面寫滿了各種奇怪的符號。外地的客商見了,大多都會過來詢問。
因為布告欄和誹謗木差不多,不少人都覺得白沙村的村長,當年很有志向。
道理也很簡單,誹謗木就是華表,敢立華表的,誰家沒有車千乘?
“掛歷。”
“掛歷?”
“掛在那里的日歷,不就是掛歷?”
“日歷?”
“對……”
對于外地客商的好奇,白沙村的人從一開始興致勃勃地解釋,到后來興趣缺缺,最后幾乎聽到問題就想吐,也沒用一年時間,幾個月就快瘋了。
但是很快白沙村的日歷,就傳播了出去,不少外地客商,都會抄錄一份日歷格式,這樣方便行走計時。
隨著陰鄉的蜂農開始行走揚子江,江淮地區各國的貴族們,都派出了自己的商隊,前往陰鄉采購蜂蜜。
這多少也得益于逼陽子的宣傳,加上郯莊子對此也贊不絕口,東海、淮泗一帶,對陰鄉蜂蜜還是相當追捧的。
主要還是因為產量高,加上“淮夷”自己掌握的野生蜂蜜,基本被李解帶人洗劫一空,整個揚子江入海口地區,最大的蜂蜜商,就是白沙村。
白沙村采蜜是七天到十天一次,用手搖離心機,采蜜效率大大提高不說,對蜜蜂的傷害也不高。
去年整個一年,花期沒怎么趕上,但一群蜜蜂還是產了有十幾斤蜜。
不過李解手頭掌握的蜂群數量相當多,僅僅是蜂農隊伍就有一千多人,掛著“百沙之主”的旗幟,在“沙野”地區是無往不利。
只要白沙村蜂農要采蜜,就沒人敢阻攔。
為數不多出現蜂農在野外遭受攻擊的情況,還是因為蜂農太過深入林區,然后遭遇了野生老虎,還是個帶崽的母老虎。
然后倒霉蜂農就死了。
不過總體來說,蜂農都能保證蜂蜜產量,主要付出的還是體力消耗,追逐花蜜相當的不容易。
也幸虧此時的長江口水網密集,蜂農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舟船,整體上來說,也沒有破壞本土蜜蜂喜歡安靜喜歡小范圍采蜜的特性。
偶有蜜蜂逃逸在野外成群,但總體來說效果不錯。
姑蘇“百司”每個月都會大量從陰鄉采購一些蜂蜜,加上蜂蠟這種比黃金還要硬的硬通貨,陰鄉僅僅是通過蜂蜜交易,就有大量的利潤結余。
旦的兩個叔叔,以他們現在的才能,已經根本無法管理規模十分龐大的“布庫”“錢庫”,替代叔甲和叔乙的人,正是旦的沙雕弟弟。
雕原本想要做個武士,但打不過沙哼和沙哈;后來想成為將領,結果連畫地圖都不如沙東;再后來想要做一個特種勇夫,至今吃東西都覺得有驢精的味道……
后來李解成了江陰子,是在姑蘇的大王那里能說上話的那種大人物,沙雕一瞬間就頓悟了。
因為當時大王派人來給自己的姐姐,封了個夫人。
這時候的沙雕就明白過來,我姐夫這么厲害,我為什么要靠才華吃飯呢?
我明明可以靠關系啊!
反正才華也拼不過別人,拼關系這是理所應當的啊!
然后沙雕就接替了兩個叔叔,專門負責管理姐夫的私人財產管理。
平日里叫他去軍事訓練,去還是去的,但也是目的性很強,就是為了強身健體。然后學習先進的數學知識,這樣管賬更加輕松一些。
自從替代了叔甲和叔乙之后,沙雕頭一次才知道,一個人的財富,原來可以多到這種地步。
可以輕易地,不用通過打仗,就把整整一個“沙野”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