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城雖然名字寫作“夏”,但實際上讀作“雅”,諸侯也多稱宋國夏城為“雅邑”,這是個美麗又廣闊的地方,所以“雅”。
實際上按照禮儀傳承的脈絡來看,商周兩朝的“禮法”,也的確就是在這么一條線上。
這條線上,就是濟水和黃河的交匯之地,從東到西,遍布名城。
哪怕是毗鄰洛水的王城,也在這一條線上。
上溯源流,便稱“諸夏”,而有禮儀之大,就是夏。
基本上可以這么說,只要是大國,大多都有這么一個地方,叫做“夏”,為的就是彰顯自己的出身不差,而且有“禮儀”,是“雅”非“蠻”。
在夏城把高檔絲織品拿出來展示,其實目的性還是挺強的。
只不過勇夫小隊長受教育模式迥異中國,也就形成了一種奇詭的違和感。
“爾等所見,當真猶如赤血?”
“赤紅如血,鮮艷如霞!”
有個士人情緒有些激動地說道,“指尖碰觸,仿佛凝脂,順滑之處,勝出吳錦甚多啊!”
從江陰會館離開之后,那些士人都是連忙回到家中,將這個發現稟明族長或者長輩。
高檔貨除了事君王權貴之外,還能事鬼神和祖宗。
和列國不同,宋國對鬼神的敬重程度要高得多。而吳國就相反,鬼神就是狗,拿來摩擦用的。幾代吳王在五湖地區擴張,早期就有屠某某山神的記錄。
可能反應了當時某個山區部落被吳國征服的過程,而且這個山區部落,可能還不是蠻子,屬于跟“諸夏”能夠掛鉤的。所以是神不是鬼,但還是被摩擦了。
至于祥瑞……歷代吳王都喜歡抓幾條蛟龍過來玩玩。
多少年下來,也就形成了奇葩的價值觀,鬼神敬也敬,但不敬重,該摩擦的時候,還是會摩擦。
而且同飲一條江的楚國人在上游,時不時為了祭神沖揚子江尿尿,惡心得吳國人不要不要的,于是吳楚爭霸時期,吳國干得最缺德的事情就是擄走鬼神像。
擄走也就罷了,楚國也拜玄鳥,吳國一尋思……就吃起了燕窩。
總之,祖先節操和現實恩仇,導致吳國各種奇葩各種混亂。
當初有游歷的士人跑到姑蘇,跟吳王說什么“明鬼”,吳王一聽覺得挺有意思的,就問啥意思。
那士人說了,這鬼神啊,會根據君王的德行來獎懲,總而言之,就是賞善罰惡。
吳王反手就是一個耳光你說你媽呢?
一條路走到黑的鋼鐵直男,才能做吳國大王!
中原列國玩思想建設的時候,吳王在擼鐵。
中原列國玩制度建設的時候,吳王在擼鐵。
中原列國玩春耕秋戰的時候,吳王在擼鐵……
吳王還振振有詞,寡人不鍛煉一副堅強的出來,怎么承載寡人不羈的靈魂?
然后列國士人都不愛去吳國玩,罵吳國比罵楚國還狠。也就是一些不入流的小國,尤其是那種經常被吳國毆打的小國,才會有不得志的士人前往姑蘇討飯。
總之就是一種很蛋疼的情況,如果不是為了混口飯吃,很少有士人在吳國出沒。
太雞兒野蠻又沒有文化了。
所以現在吳國突然掏出一個大寶貝,還真是嚇到了中原諸侯。
尤其是有些國君的“侍者”,還從江陰會館搞到了一小塊紅綾回去。
拿回去之后,國君們就趕緊讓人把這一小塊紅綾蒸煮起來。
嘿,還真不掉色!
牛逼啊!
這時候很多老邁的國君就激動了,尋思著自己死了之后,那可比祖宗們強得多。這陪葬品,頂級啊。
這到了地下世界,寡人也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