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大兵團作戰(zhàn),怎么辦啊,有點拙計!
李縣長尋思著這宋軍要是莽過來,他貌似也有點亂啊,這是砍自己人還是不要砍自己人?真雞兒麻煩。
“首李,如今列國‘義軍’齊聚,以待首李之命。”
無腦相信李解能解決問題的,都是鱷人和勇夫。
沒辦法,首李就是這么神奇啊。
再說現(xiàn)在老大看上去就很淡定啊,你看他坐在辦公桌前,還有心思畫圖呢。
“嗯,我知道了。”
李縣長點點頭,然后道,“讓隊長都來見我。”
“是!”
此次江陰邑帶來的作戰(zhàn)人員,數(shù)量其實也不少。五百鱷人加五百鱷人候補,一千勇夫加一千勇夫候補。
總兵力三千人,野戰(zhàn)干挺宋國一軍不成問題。以鱷人和勇夫的素質(zhì),宋軍起碼要正規(guī)軍三萬以上,才能讓李解高看。
沒辦法,高組織度和紀(jì)律性就是可以為所欲為,而且江陰邑的披甲率極高,百分之兩百的披甲率。一人配發(fā)兩套甲具,挖礦燒炭小高爐,李縣長本來目標(biāo)就是奔著“鳩占鵲巢”吃了吳國去的。
只是出現(xiàn)了一點小意外,要跟宋國過不去。
甲具用鐵數(shù)量其實并不高,主要還是皮甲。鱷魚皮、鯨魚皮、犀牛皮為主,武器裝備主要是長矛和弓弩,刀盾手也有,但大體上都是負責(zé)江陰邑的保衛(wèi)工作。
除此之外,李解還帶來了數(shù)量相當(dāng)可觀的火藥,以防萬一。
所以實際上李縣長苦惱的不是怎么干死宋國人,而是這場面一旦亂起來,搞不好鱷人、勇夫的主要殺戮作業(yè),是在殺自己人。
幾十方勢力,大大小小各種不同的武裝力量,然后還不能分辨他們到底是敵是友,這打起來要是有人搞事兒,萬一翻船,李縣長上哪兒說理去?
甚至可以這么說,跑過來說要支援逼陽國的“義士”中,肯定有宋國的間諜。除了間諜,說不定還有數(shù)量可觀的反骨仔,收買嘛,宋國也不是差錢的主兒。
正常來說,以鱷人和勇夫這樣的士兵素質(zhì),三千骨干,怎么地也能組建出五六萬大軍出來。加上后勤,可能人頭數(shù)就要奔著三十萬去了。
但李縣長對于烏泱泱的烏合之眾一向沒好感,人數(shù)多不是一定沒有卵用,得看什么情況什么人來用。
就這年頭的生產(chǎn)力水平,還有這酷炫到爆炸的組織度,人越多的情況下,主帥大將必須是頂級天才。
想要“多多益善”,腦子里不自帶“地圖”是沒辦法玩的,只會被人玩。
所以李縣長也就更加不想讓鱷人和勇夫無腦擴編,像他這樣擴充,在吳王勾陳看來,帶忠臣,絕對帶忠臣。
像羿陽君這種大奸臣那就不一樣了,跑路的時候,號曰十萬鹽城之眾,實際上真正的戰(zhàn)斗人員,也就是萬把人。其余亂七八糟的,夷人、野人都有,還有被裹挾的倒霉國人。
當(dāng)時姬玄這個老烏龜,那是給一把木棍就算一個兵。
李縣長能這樣干?
不過現(xiàn)在不想這樣干,貌似也得這樣干。
因為沙東很快就把大大小小不同國家勢力派遣過來的“義士”進行了初步統(tǒng)計,把后勤、力役、奴隸都算上,雜七雜八有十多萬。
初步統(tǒng)計是十一二萬,浮動誤差就看溝通方面有沒有精準(zhǔn)。
“十多萬,他娘的搞毛啊。”
李解叉著腰,在作戰(zhàn)辦公室里來回走動著,“要不讓他們直接‘蟻附’送死?”
“首李英明!”
三拳打不出個悶屁的沙哼,嘴里蹦跶出來這么一句話。
“英明你媽呢英明。”
瞪了一眼沙哼,李縣長來回踱步,眉頭緊鎖,“這我要是宋國,直接就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