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下去!泡著——”
啪!啪!啪!
空氣中傳過來鞭子的破空聲,新到的一批奴隸,都要脫光了洗干凈,然后頭發推得一根不剩。
處理好衛生之后,才會根據體型分配不同的重體力勞動。
進行簡單的重體力勞動過程中,監工又會根據奴隸們的不同表現進行篩選,機靈手巧的,就會分配到手工業區打下手,比如說制陶、翻砂、燒磚等等行業。
只會埋頭干活的,則是繼續做消耗品,哪里需要去哪里。
監工揮舞著鞭子,防止大池子中的奴隸因為恐懼而爬起來。
以往時常有夷虎人到了這里,看到大池子,就以為是大鼎,周人是要把他們給燉了煮了然后吃了。
面對這種狀況,用說的完全沒有卵用,只能用鞭子抽。
抽一遍,奴隸們就清醒了,知道這是讓他們洗剝干凈,然后退毛。
真要是吃他們,也得挑肥揀瘦,他們這么瘦,連做羊排的資格都沒有。
“禮!”
例行視察,李解戴著口罩通過,隨員也都是戴著口罩,監工、衛兵見到李解一行人的到來,立刻精神抖擻,鄭重行禮。
天氣再熱,精神頭依然飽滿。
李解抬手還禮,繼續向前。
“畢!”
士兵們又繼續執行自己的任務,這里是新修的專用碼頭,水門極大,遠遠看去,就像是海港中的防波堤。
水門之中,棧橋兩邊可以停靠一百二十艘專用奴隸船。
這種船只造型非常獨特,長寬比極為夸張,從側面看去,就是一根長條。
近距離通勤的時候,是沒有風帆的,只有槳櫓。如果奴隸數量多,兩邊船槳數量就會密密麻麻,用來橫渡淮水或者逆流,都是不成問題。
經過幾次河段整飭之后,淮中城不管哪個方向上,兩百里之內,都沒有需要用到纖夫的地方。
以前在淮水以北安置的纖夫,如今主要在淮南帶班。
大多數纖夫已經轉型成工頭,手底下的纖夫成員,也從原先的淮夷、土著,變成了夷虎人或者荊蠻。
之所以用到荊蠻,不是因為荊蠻擅長拉纖,事實正相反,荊蠻非常不適應河岸環境,但還會用到荊蠻做纖夫,是他們在山地非常靈活,有些比較險峻的湍流河段,恰好依山回轉,這時候荊蠻纖夫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
如今淮水伯府治下,盡管還沒有完整的制度形成,但大體上有著清晰的地區任務分配。
簡而言之,整個淮水伯府治下,出現了有序分工。
以往州來國、鐘離國、楚國時期的地方自給自足經濟,雖然沒有被完全破壞,但大體上已經被取代。
比如說蓼城,現在糧田數量就在下降,而桑麻豆麥田大大增加。
淮中城、新蔡、白邑甚至是江陰,都需要大量的黃豆來制作豆制品,比如豆腐、豆干、豆漿之類。
而其中不同城邑,在豆制品的需求上,又各有側重。
比如說江陰邑,喜好豆腐,原因就是姑蘇、延陵、太倉等相鄰地區的城邑,喜歡用魚湯來燉豆腐,豆腐入味之后,口感口味都有驚人的變化。
加上江陰邑水路極為發達,李解之前的建設,使得即便是黑夜通行,效率也不會大打折扣。
大量的“燈塔”、地標、石碑,使得江陰邑的舟船前往虞山、太倉、姑蘇,都是有全天候能力的。
這種能力,也就讓江陰邑的豆腐,可以在上半夜制作,而下半夜送到幾個城邑,天一亮,就能進行供應銷售。
從今年開始,江陰邑本地的黃豆產量就銳減,主要種植區就是在江北,也就是江陽地區。
同樣在新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