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源流。
當年楚人祖先不是沒原因才跟著周天子鬧革命的,實在是商鞧王屢次三番南征,導致了羋姓氏族,不得不從洛水流域,逃到了淮水流域,最終逃到漢水流域。
大家畢竟一起吃過苦,那肯定得念著點香火情,在國際上,多少也好看些。
當然本質上,羋姓羅氏就是工具人,目前在江南的存在意義,就是幫楚國開發江南土地,好處最終都是楚國的,何樂而不為?
這些個歷史淵源,讓斗尊很清楚羅汭是個什么樣子,再者,他駐扎大隧關,往淮水流域放細作,肯定是要通過羅汭的,離得如此之近,羅汭的興衰,老斗尊不敢說了如指掌,但也算得上心中有數。
所以當聽到商無忌提出讓大隧關斗氏子弟遷往羅汭的時候,斗尊是一半忐忑,一半欣喜。
忐忑是到了羅汭,這三關將士,可就真是沒了去路。
往北是淮水,淮北就是息國故地,現如今漢子國的息縣;往東是谷水,谷東就是弦國故地,現如今是漢子國的南息縣;往南是大別山;往西則是訾梁丘陵。
要說務農種田,這真是個好去處,楚國巔峰期,在這里也是壘砌了大量丘陵梯田出來的,只是水利設施的進度很差,土地利用率,自然就上不去。
可顯然三關將士,并不能馬上就去務農,一旦漢子國返回,漢軍本就士氣高昂戰力高強,到了更容易發揮長處的地方,三關將士拿什么去抗衡?
只是老斗尊也清楚的,投都投降了,還要攥著一堆大兵,漢子國想必也不會放心,這兵卒,終究還是要散出去的,又或者,被李解當做工具人,拿去干點臟活兒。
從漢子國的收益上來說,留著三關將士幾千幾萬條狗命,顯然要劃算得多。
所以斗尊思來想去,商無忌不是打算撕毀協議然后做了他。
略微放心之后,自然是有點欣喜,因為斗尊很清楚,自從吳楚大戰之后,整個淮南地區的生產,都是遭到極大破壞的。
最好的年景,就是去年一整年加上今年。
淮水兩岸,從未有過這樣的平穩期。
外部勢力就算想要進入干涉,一看李解盤臥在那里,就只得駐足不前,然后繞道。
人力物力財力充沛的情況下,地方生產的恢復,自然也相當的快,現在羅汭的糧食產量是相當可觀的,最近的一批糧食,就是拿來還隨唐兩國出借的糧食。
還了之后,居然還有一點小富余,可以想象這片土地如果有了淮中城的執行力,組織大量民夫修建水利設施的話,產量必然是暴增的。
有良田,有水源,就不愁餓死人。
加上附近丘陵地帶多草木,取暖也是不愁,雖然斗尊聽聞淮中城木炭用得不多,而是另有燃料,真假他也不去多管,反正這羅汭之地,是可以自己燒炭取暖的。
于是深思熟慮之后,老斗尊找到了商無忌,針對此事,細細相談。
“丹陽公,君上曾言,但有猶疑、忌諱之處,為防以后誤會,不若當時講明。”
商無忌給斗尊親自倒了一杯茶之后,正色道,“三關楚軍歸附,無忌自然欣喜,只是楚漢交戰,必有仇怨。于漢軍而言,不敢輕信楚軍,故而處處提防,隨時準備鎮殺;于楚軍處,亦是如此,不敢輕信漢軍,唯恐漢軍失信殺俘。”
非常直白地把雙方忌諱、提防的地方,都說了出來。
商無忌相當坦蕩,這種事情,或許對別人來說,要小心翼翼地斟酌,但是在李解這里,沒有那個說法。
見商無忌如此直言,斗尊老臉一紅,抬手拱了拱“三關將士之性命,甚是重大,老朽……慚愧。”
“無妨。”
商無忌面帶微笑,拂須看著老斗尊,“丹陽公,公若不信無忌